越南为获取中国高铁技术,花巨资赴中国取隧道技术,为越南自建高铁做准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越南人做了一个670亿美元的决定,这笔钱相当于他们国家一年GDP的15%,就为了学会怎么在地底下挖洞。 这事得从越南的高铁梦说起,从河内到胡志明市,1500多公里的距离,越南想修一条高铁把南北连起来,现在坐车要30多个小时,高铁通了只要5-6小时,听起来很美好,可现实给了他们一记重拳。 这条线路要穿过42条隧道,总长130多公里,地底下全是溶洞、暗河、断层,就像一个巨大的蜂窝。 越南人自己琢磨了15年,还是搞不定这些隧道,最开始他们找日本合作,觉得日本高铁技术成熟,应该靠谱,结果日本人开出天价,每公里隧道要8700万美元,而且只卖设备不教技术。 越南咬咬牙买了日本的二手盾构机,派工程师去学了三年,结果回来一试验就卡壳了。 那台机器在河内郊区的试验段里进退不得,最后还得请中国工程师来救场,这一折腾,光试验就烧掉了上百亿美元,越南的高铁计划彻底停摆。 走投无路的越南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在隧道施工方面经验丰富,价格也比日本便宜一半,关键是愿意教技术。 越南铁道部带着670亿美元预算,主动找到中国,要求购买超大盾构机,并且明确提出要学会全套技术。 这次交易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中国不只是卖机器,还要把怎么用、怎么修、怎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全都教给越南人,这相当于不光卖车,还得教会你开车、修车、甚至改装车。 中国设计了一套"双轨制"培训方案,一部分越南工程师直接在施工现场跟着中国师傅干活,从操作面板的每个按钮,到刀具更换、泥浆处理、岩层监测,全程手把手指导。 另一部分工程师被送到中国的高铁实训基地,在柳州的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接受三个月系统培训,从隧道设计软件到故障排查,每个环节都要反复练习。 最有价值的是那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土办法",面对越南特有的喀斯特溶洞地貌,传统的加固方法效果不好,中国团队教给他们"微膨胀混凝土+钢花管"的组合工艺,就像给隧道打上钢筋骨架。 这些都是中国工程师多年实战摸索出来的经验,比任何教科书都管用。 培训效果立竿见影,最初越南工人操作盾构机每小时只能掘进1.2米,刀具磨损特别严重。 经过三个月训练,他们的掘进速度提升到2.5米每小时,刀具寿命也延长了一倍,更让人惊喜的是,越南团队开始尝试自主优化施工方案。 在处理一处岩层裂隙发育区时,越南工程师主动提出用"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替代原计划的大管棚支护,既节约了成本,又缩短了工期。 连中国专家都对这个改进方案表示赞许,60多名越南工程师把在中国学到的技能带回国内,在中部试验隧道成功应用,证明了这次技术转让的效果。 越南花这么多钱学技术,背后有自己的算盘,他们真正的目标不只是修通这条高铁,而是要掌握隧道施工技术,为未来实现高铁全产业链本土化做准备。 过去越南在基建方面过于依赖外国承包商,从设计到设备都得进口,现在想改变这种局面。 中国也有自己的考虑,通过技术输出,不仅能赚取设备和专利费用,还能让中国的高铁标准在越南落地。 从信号系统到轨道规格,未来越南高铁接入泛亚铁路网时,很可能要采用中国标准,这为中国高铁进一步拓展东盟市场铺平了道路。 当然,这种合作也存在隐忧,虽然越南学会了操作盾构机,但核心的维修技术、关键零部件、软件升级仍然掌握在中国手里。 就像会开车不等于会造车,一旦遇到复杂故障或者需要大修,越南还是得依赖中国,这种技术依赖关系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越南的南北高铁项目预计2026年开工,2035年完工,这条铁路建成后,不仅能大幅缩短南北出行时间,还能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但工程规模巨大,涉及的技术和资金都是挑战,越南能否真正消化这次学到的技术,逐步实现自主化,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这笔670亿美元的"学费"到底值不值,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确定的是,越南已经在通往高铁技术自主的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越南为获取中国高铁技术,花巨资赴中国取隧道技术,为越南自建高铁做准备! 麻烦
如梦菲记
2025-08-14 15:18: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