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特赦,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笈、宋希濂、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

吴术说史 2025-08-13 10:58:30

1959年特赦,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笈、宋希濂、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等第一批获得了自由,实际上接下来的事更热闹,名单一公布,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就炸了锅,没被特赦的,几乎所有人都是一种表情:不服——我的表现不比他差,为什么没有我。

特赦战犯的一个基本标准是改恶从善。剩下来的这些人不服,起码说明,都认为自己符合这个标准,真正想抗拒改造,把牢底坐穿的几乎没有。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尺度,一时间议论纷纷,人人情绪很大,人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这些人的思想问题不解决,要严重影响今后的改造,用什么办法打通思想,让战俘认识到差距所在,这就看管理所干部的水平了。 #历史知识#  解放后,功德林的战俘,陆续从各地解放军官训练团及地方监狱转入,有一点是为战俘们所公认的,那就是功德林的管理干部水平最高。众人也在等待,看看这次干部们怎么解释。没想到,管理员根本就不讲话,只让大家随便发牢骚,随便讨论,然后自己找原因。话可以随便说,但找不到原因是不行的,小组记录,人人过关,于是,七嘴八舌的大讨论开始了,管理员般条板凳坐门口,只在一边听。第一种也是最普遍的说法,是官大罪大先特赦。

第一批出去的,除了曾扩情是特务系统出身,其他的这些人几乎全是带兵官,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这些人不是战区指挥官就是兵团司令,掌握着中央军嫡系,内战中和解放军打的最激烈,红军时代,王耀武所部杀掉了方志敏,宋希濂部杀了瞿秋白,现在都放出去了,好多人就不平,自己官职不够高,罪过不够大,反而出不去。人多嘴杂的好处就是参照系比较多,论着论着就觉得好像不对,要说地位,王陵基是战俘里唯一的上将,军衔最高,老牌军阀了,曾任江西省主席和四川省主席,地位不可谓不高,至于罪过,宋希濂帮他数,四三惨案,三三一惨案...宋希濂兵团最后在四川,知道底细。还有康泽,是和戴笠齐名的大特务,早在江西围剿红军时,他的别动队干的脏事就多了去了,老蒋到最后无人可用,竟让他出来带兵,在襄樊被俘。另外还有孙楚和孙渡,地位都不低,孙楚可说是阎锡山的副将,在晋绥军系里位高权重;孙渡不仅当过兵团司令和省主席,还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滇军围追从江西突围的红军时,他就是总指挥。这么一比,这个说法不太对劲。王陵基自言自语:“啥子罪大官大,还是看需要不需要。”于是又有人说,这次特赦出去的,应该是对台湾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对陈诚,没见18军军长杨伯涛,青年军206师师长邱行湘,都是是少将,官不大,但都是陈诚的老部下。这个说法很快也被否定,因为论和陈诚的关系,这里没人能和黄维比,关系比这两人更深的还有好几个军长,方靖、覃道善、宋瑞珂...和黄维一样,也都在这儿呆着呢。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吴术说史

吴术说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