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两名伪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一个八路军还活着,正要上前补刀,这个八路军轻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8-13 10:06:53

1943年,两名伪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一个八路军还活着,正要上前补刀,这个八路军轻轻说了一句:“兄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1943年鲁西的麦子长得比人还高,风一吹就能藏住许多秘密,两个伪军端着三八式步枪在战场上翻检,刺刀尖挑开每一具灰布军装。

瘦高个的老崔靴子底下突然传来一声闷哼,低头看见个满脸血污的八路军正盯着他,腰间的伤口已经招来苍蝇。

"兄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句话像根针,把伪军小刘举起的刺刀钉在半空。

老崔蹲下来用土话盘问,发现这伤员说的村名就在微山湖边上,和小刘姥姥家就隔着一片芦苇荡。

更绝的是那人从怀里摸出颗沾血的薄荷糖,糖纸上的"瑞福祥"三个字正是小刘老家济宁的老字号。

远处日本兵的皮靴声越来越近,伤员腰间的勃朗宁手枪还带着体温,小刘突然扯着嗓子朝日军曹长喊"太君这边没活口",顺手抄走手枪时,枪柄在伤员手心轻轻一磕。

等鬼子走远,麦浪里多了个军用水壶,壶底还沉着两片阿司匹林。

这个叫秦光的八路军后来成了传奇,他腰上的贯穿伤离肾脏就差半寸,靠着伪军留下的水壶和药片撑到老乡来收尸。

当年在鲁西敌后战场,这种"刺刀下留人"的戏码并不罕见,根据山东省档案馆2019年公布的《冀鲁豫边区抗战口述史》,仅1943年夏季反扫荡期间,伪军暗中放走的八路军伤员就有七十多例。

老战士回忆录里写,当年鲁西南的伪军多半是强征的壮丁,很多人袖子里藏着家乡的土药方。

有个被俘的伪军班长甚至背得出八路军的伤员暗号,要是对方说"老槐树底下凉快",就得往他裤袋里塞把炒黄豆。

伪军多是本地人,八路军武工队也扎根村镇,双方经常是隔着军装认亲戚。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有一年播出的纪录片里,百岁老兵王永康记得有次伪军巡逻队故意把钢盔挂歪,这是暗示"后面跟着日本督战队,快躲"。

秦光活到2019年,他的回忆录里没提自己如何脱险,却详细记录了1944年冬天在同一个战场,他亲手放走了两个冻僵的伪军哨兵。

后来有人在济宁找到当年的伪军名册,小刘1944年死于日军宪兵队地牢,老崔活到解放后当了生产队长。

而那支被顺走的勃朗宁手枪,建国后出现在微山县的剿匪战利品清单里,枪托上刻着道浅浅的十字,正是当年秦光在战地医院做标记的方式。

0 阅读:132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