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彭老总从庐山下来后,就搬去了吴家花园居住,在这里居住的五年时间里,他

底层史观吖 2025-08-13 09:22:14

1959年,彭老总从庐山下来后,就搬去了吴家花园居住,在这里居住的五年时间里,他的身边只有两个人陪伴着,一个是警卫参谋景希珍;另外一个是彭钢,她是彭老总最小的一个侄女。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一位叱咤沙场的元帅突然隐居北京郊外小园,身边仅两人相伴。这园子隐藏着怎样的往事,又如何见证一位革命者的坚韧与初心?

彭德怀同志出身湖南湘潭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知道生活的不易。十三岁外出打工,1916年加入湘军,从士兵干起,靠着勇敢一步步升迁。1923年毕业于湖南军官讲武堂,当上连长。北伐战争中积累经验,1928年7月领导平江起义,创建红五军,任军长,从此投身革命。率部上井冈山,与朱德、毛泽东同志会师。1930年任红三军团总指挥,粉碎国民党多次围剿。长征中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突破重围到陕北。抗日战争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指挥百团大战,重创日伪军。解放战争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大西北。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1950年率志愿军入朝,保卫国家安全。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迁居北京海淀区挂甲屯吴家花园。这园子是民国时期私宅,占地不大,环境清静。他在这里开始新生活,继续保持革命本色,通过劳动和调研为人民服务。

吴家花园分南北两院,彭老总住南院,屋里简单,只挂一张毛主席像。1959年8月19日,从庐山回来那天,彭钢清楚记得伯父低头走出机场,没什么表情。园子附近有农户,他常去村里问稻子收成、工分多少、生活难处。有时约生产队干部到家聊天,看电视。附近老人去世,他去吊唁;有人生病,用车接医生;农户没电灯,他出钱买电线杆、电表、电线,帮15户安上灯。园中种菜地,他和景希珍一起开荒,种玉米、黄瓜、西红柿,还挖鱼塘养鱼。彭钢父亲彭荣华1940年9月牺牲,她那时一岁,由亲属养大。1950年4月,十一岁时到北京见伯父,此后陪伴十五年。伯父把她当亲闺女,最喜欢这个小侄女。早年住永福堂,园里果树多,她爱摘未熟果子,伯父不舍得大声说,怕吓着她。1962年,彭钢二十四岁,从学校休学回北京,住进吴家花园。她见伯父眉头常锁,却不知深层原因,只知他心头有事。夏日热,她想用凉水洗澡,伯父不让,早备盆水晒热。园中日子平静,蝉鸣阵阵,她陪伴伯父读书看报,这已是最好安慰。景希珍是警卫参谋,忠实相伴,帮打理园务,两人聊军旅旧事。

彭老总在吴家花园坚持群众路线,心系农民。1961年10月获准回湖南老家调研,走访乡村,了解房屋破损、粮食短缺,向中央写信反映,推动改进。1965年9月调西南三线,任副主任,到成都为国防工业出力,住普通住所,保持简朴,直至1974年11月29日逝世。他的骨灰归故里,党和人民永记贡献。这段经历体现他贫困出身养成的实事求是作风,对侄女教育也如此,教她坚定信念、勤劳朴实。

0 阅读:534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