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保姆太心机!”重庆,一男子为妥善照顾自己93岁的老父亲,找了一个保姆,答应一个月1000块钱,并且包吃包住,没成想这个保姆野心不小,竟然成为了自己的继母,结果兄弟姐妹们赶紧拿走父亲的家产和工资卡,一个月只给他们老夫妻3000块的生活费,这下“继母”慌了!
重庆电视台8月10日曝光的这起离奇家事,堪称现代版"农夫与蛇"。杨家四兄妹怎么也没想到,四年前为90岁老父亲请的保姆,竟在2021年与父亲登记结婚,摇身一变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继母"。更令人瞠目的是,这场婚姻从始至终都笼罩着算计的阴影。
据杨先生回忆,2021年雇佣张姓保姆时,双方约定月薪1000元包吃包住。但短短数月后,兄弟姐妹便发现端倪——保姆开始以"老伴"自居,并怂恿老人将工资卡交由自己保管。2025年8月,当子女们发现父亲每月7000元退休金被全额取走,连房产证都险些过户时,才惊觉这场"黄昏恋"实为精心设计的骗局。
调解现场火药味十足。张某手持2023年公证的《婚姻财产协议》狮子大开口:要求子女每月支付7000元生活费,外加20万"青春损失费"。面对质问,她理直气壮:"我们感情好得很,你们凭什么拆散我们?"此言一出,杨先生当场怒斥:"八九十岁的人谈感情?你分明是冲钱来的!"
法律专家指出,这份公证书存在重大疑点。根据《民法典》1042条,利用老年人孤立状态签署的显失公平协议可申请撤销。更关键的是,杨大爷在公证时已出现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症状,其真实意愿存疑。目前杨家子女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婚姻无效。
这起事件暴露出三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痛点:其一,空巢老人情感需求被恶意利用的灰色地带;其二,保姆行业监管缺失导致的道德风险;其三,公证程序在特殊群体权益保护中的漏洞。数据显示,近三年涉及老年婚姻的财产纠纷激增230%,其中超6成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网友评论炸锅:"这哪是找老伴,分明是找长期饭票!""建议查查保姆前科,说不定是惯犯!""子女四年才发现,平时真的尽到赡养义务了吗?"这场闹剧最终以"再协商"暂告段落,但留给社会的警示远未结束——当亲情被算计绑架,法律该如何守护夕阳红最后的尊严?
信息来源:重庆电视台《大城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