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幻想了, 9·3大阅兵,西方一个都不会来。 别说什么“特朗普可能会来”,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8-12 20:39:42

别再幻想了, 9·3大阅兵,西方一个都不会来。 别说什么“特朗普可能会来”,连个副总统级别的都不敢派。中国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之际,某些势力害怕被揭露真相而颜面尽失,更惧怕那层掩盖“谁才是战争受害者”的遮羞布被无情撕破。 俄罗斯总统普京早已确认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将率代表团来华。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在参会名单之列。这些老朋友的支持,与西方大国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至今未确认任何高层代表出席,连象征性的外交礼节都不愿展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式。阅兵领导小组明确宣称,将邀请那些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及其遗属代表莅临现场观礼。这份邀请名单里,自然包括曾与中国并肩作战的西方国家代表。但现实是,西方阵营至今无人响应。 中国战场是二战东方主战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便独自抵御日本法西斯,长达十载。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毙伤俘日军达155.9万余人,这一数字在日军二战军队伤亡总数中占比超75%。 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之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中,承受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民族牺牲。这些数字是历史的铁证,却长期被西方叙事刻意淡化。 西方史学界长期存在 “中心论” 偏见。他们把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视作二战起点,全然漠视中国自1931年起便已开展的反法西斯斗争。 美国历史学家约翰·基根居然把中国战场视为“边缘战场”,这种错误观点至今仍对西方舆论产生着影响。他们宁愿宣扬 “美援决定论”,也不愿承认中国抗战的战略价值。 西方对二战历史的态度向来随政治风向摇摆。冷战时期,美英蓄意抬高自身,同时贬低苏联于战争中的贡献。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他们对苏联二战贡献的评价反复无常。 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曾赴莫斯科参加胜利日庆典,后来却不再出席并转而抹黑苏联的战争表现。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态度,如今又用到了对中国抗战贡献的评价上。 美国近期举办的飞虎队纪念活动颇具讽刺意味。他们展出珍贵图片再现美国空军在中国抗击日军的情景,却对中国军民的支援贡献轻描淡写。这种选择性纪念暴露了西方的历史叙事策略:只保留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忽略盟友的牺牲。 中国举办胜利日阅兵,本质是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确立的战后秩序,是世界和平的基石。 西方不愿参会,实则是怕承认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怕动摇自己主导的历史话语权。他们担心,一旦踏上天安门广场,就等于默认西方中心主义历史叙事的漏洞。 历史虚无主义正在西方蔓延。他们通过选择性记忆、模糊价值判断来混淆视听。淡化中国抗战的贡献,就是这种虚无主义的表现。他们无视中国战场牵制 100 万左右日本陆军主力的事实,反而夸大英美等国的作用。这种扭曲历史的做法,本质是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地位。 西方缺席阅兵的举动,与其宣扬的 “民主自由” 价值观形成鲜明反差。他们嘴上喊着尊重历史,身体却很诚实。连正视历史的勇气都没有,何谈守护和平?中国邀请各国共同纪念胜利,是希望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但西方的沉默,无疑给这份善意泼了冷水。 俄罗斯作为欧洲反法西斯主战场的主要国家,其总统普京的出席具有象征意义。中俄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二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种历史共鸣,让两国在纪念活动中自然走到一起。而西方的缺席,只能说明他们还没做好面对历史真相的准备。 80 年前,中美英苏等国曾组成反法西斯同盟。80 年后的今天,西方却连共同纪念胜利的勇气都消失了。他们怕被打脸,更怕撕破 “谁才是战争受害者” 的遮羞布。这种心虚的表现,比任何言辞都更能说明问题。 历史不会因为沉默而被改写。中国抗战的贡献客观存在,3500 万同胞的牺牲不应被遗忘。西方可以选择缺席阅兵,但无法抹去历史事实。这场纪念活动终究会如期举行,那些敢于正视历史的国家代表将站在天安门广场上,而缺席者的沉默,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西方真的一个都不会来吗?从目前的情况看,可能性极大。这种集体缺席背后,是对历史真相的回避,是对自身历史叙事的不自信。这样的历史态度,真能担起守护和平的责任吗?

0 阅读:105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4

用户10xxx74

6
2025-08-12 22:40

谁稀罕他们来了

A文化

A文化

6
2025-08-13 02:21

以后别国𠕇台风,地震洪灾等突发事件,凡事对中国不友好国家,一律不援助。

高兴

高兴

2025-08-13 06:41

西方强盗不承认我们不发展不强大呢?到时候它们会众口铄词,谄媚地争相表态。你强你有理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