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面白旗举起,俄罗斯终于看清,关键时刻谁才是真朋友!俄罗斯没想到,第一个扔下白旗的,不是西方盟国,也不是多变的中东石油国家,而是看起来“关系不错”的印度。据悉,印度国有炼油商暂停购买俄油,等待政府进一步指令。
这几年,印度一度靠着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不仅保证了国内油价的稳定,而且省下了可观的外汇。
西方国家因战争对俄石油进行制裁,反倒给了印度低价进货的好机会。
俄罗斯曾一边承受着成千上万条制裁的压力,一边看着印度的油轮络绎不绝地驶向本国港口,认为只要亚洲市场稳得住,就没有被西方按死的可能。
但美国今年抛出高额关税威胁,印度没有多做犹豫,大型能源企业直接宣布暂停从俄罗斯采购石油,纷纷转向中东和西非买货。
原本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吨俄油运进印度,如今这种局面戛然而止。
过去还在炫耀省钱的印度大使,这次却一句硬话都没放,印度的行动证明了在压力来临时,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的风向永远是选择的关键。
对俄罗斯来说,印度的撤退无疑是一次冲击。不少官员都记得去年印度还被外界称为俄罗斯能源市场的“救生圈”,但很快俄方发现有些朋友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印度其实一直在“精于计算”,便宜买油后偷偷提炼成成品油,转头卖给了欧洲,还赚了价格差。而一旦俄油的优惠幅度缩水,这层经济纽带随时可以被切断。
与印度的选择相比,中国、伊朗、朝鲜的态坚定得多。中国明确表示石油采购是自己说了算,不买西方的账,还实实在在扩大了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中俄之间坚持用人民币买卖石油,天然气管道不停输送,连军事演习都都照常进行。这些行为给俄罗斯送去的不只是资源,更是一种安全感。
伊朗则把无人机工厂搬到俄国本土,朝鲜则持续为俄方提供弹药等物资。对比之下,这几方才是真正站在一起的朋友。
俄罗斯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并没有自乱阵脚。亚洲其他国家的需求很快顶了上来,石油出口没有断档。
同时,俄罗斯在军工和电子产品方面逐步摆脱了对西方的依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技术和消费电子占据了俄罗斯的市场,日常生活并没有因制裁而陷入停滞。
经历制裁“洗礼”以后,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也渐渐恢复到战前状态,军工产业更是在逆境中完成升级。
印度的这番做法,其实也暴露了自身的困境。俄油的优惠越来越少,而印度又高度依赖美国的高科技投资和关税政策,在世界格局里一直小心维持平衡。
可是真正风向大变的时候,印度很难做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选择。经济绑得越紧,回旋余地反而越小。
中国则在这场能源变化中,展现了更强的主动权和影响力。稀土出口基本把控在自己手里,人民币结算越来越常见,甚至冲击了美元的地位。
西方试图通过经济勒索让别人低头,如今这套办法在一些非西方国家面前吃了瘪。
现在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刚刚开始洗牌,而一个更复杂也更现实的联盟时代,已经在悄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