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提出招安,武松第一个反对,拿刀要杀宋江!李逵、花荣、王英都站了出来,护在宋江

墟史往事 2025-08-11 09:50:45

宋江提出招安,武松第一个反对,拿刀要杀宋江!李逵、花荣、王英都站了出来,护在宋江身前。李逵火冒三丈,举起板斧吼道:“武二!你真不识趣,宋江哥哥招安,让兄弟们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你不识好歹!”

别看一百单八将天天“哥哥”叫得亲热,其实里头门派林立,跟咱们今天公司里的小团体没啥两样。宋江虽然是老大,但他的位子,坐得真不稳。 首先,武松凭啥敢第一个跳出来叫板?因为他不是一个人。他背后站着的,是以鲁智深、杨志为核心的“三山派”。这帮人可不是宋江提拔起来的,人家是自己拉杆子创业,后来被朝廷大军给逼得没办法,才带资入股,并入梁山集团的。尤其是二龙山,猛将如云,战斗力爆表。武松、鲁智深、孙二娘、张青,哪个是善茬?他们跟宋江,是合作关系,不是主仆。所以武松有底气,他代表的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宋江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一看武松炸了,第一反应不是发威,而是去瞅军师吴用和二把手卢俊义。结果呢?吴用低头喝茶,卢俊义眼观鼻鼻观心,俩大佬直接“中立”。宋江后背的冷汗估计都下来了。他明白,真要撕破脸,他这CEO的位置,可能当场就得被“弹劾”。 这时候,李逵跳出来了。他咋呼得最凶,但你仔细品,他冲上去,看到是武松,那酒坛子“啪”就掉地上了。说是喝多了,其实一半是真怕。李逵浑,但他不傻,他知道梁山谁能惹谁不能惹。大家敢拿李逵没娘开玩笑,谁敢拿武松没哥说事?武松那是说到做到的主,说砍你,刀就真举起来了。 宋江不敢动武松,只能拿自己的铁杆粉丝李逵来“表演”。 他当众大骂李逵,又是要砍头,又是要推出辕门。这一手“杀鸡儆猴”玩得炉火纯青。他骂的是李逵,其实是说给所有反对派听的:看,我意已决,连我最亲的兄弟反对,我都不留情面,你们掂量掂量! 这一招,既保全了武松和三山派的面子,避免了内部分裂,又用最强硬的方式,把招安这事儿给定了调。 那么问题来了,宋江为啥非得吊死在招安这棵树上?梁山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受鸟气,不香吗? 这就要说到宋江的出身了。他骨子里,就不是个革命者。他是个郓城县的小吏,一个“押司”。在宋朝,这是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但他一辈子都在体制内打转,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在青史上留个“忠义”的好名声。 落草为寇,那是被逼无奈,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所以,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洗白”上岸。 从他一上山,把晁盖的“聚义堂”改成“忠义堂”,这心思就昭然若揭了。“聚义”,是兄弟们平等合作,替天行道;“忠义”,这“忠”字可就讲究了,忠于谁?当然是忠于大宋天子。梁山的性质,从那一刻起,就变了。 历史上,宋徽宗时期确实有宋江其人,不过手下只有三十六人,跟小说里没法比。朝廷对于这种小股流寇,惯用伎俩就是“招安”。利用这股力量去打另一股更大的力量,让他们自相残杀,朝廷坐收渔利。这只“无形的手”,才是梁山真正的老大。 宋江满心欢喜地带着兄弟们接受了招安,他以为这是功成名就的开始,却不知,这正是他把所有兄弟推进绞肉机的开始。 朝廷怎么对他们的?先是派去打辽国,接着平田虎、平王庆。这几仗打下来,梁山好汉已经折损不少。朝廷的精锐部队呢?在后面看着,保存实力。这不明摆着把他们当炮灰使吗? 最惨烈的,是征方腊。方腊是谁?历史上,方腊起义的规模和声势,比宋江那伙人大多了,是真正在东南掀起过惊天巨浪的。小说里安排宋江去打方腊,这是最讽刺的一笔——让一群被招安的“贼”,去剿灭另一群还没被招安的“贼”。 这一战,打得天昏地暗。一百单八将,战死了七十多位。我们熟悉的那些好汉,一个个倒下。武松断了一条胳膊,心灰意冷,在六和寺出了家。鲁智深坐化圆寂。等宋江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回到京城,梁山集团已经名存实亡。 朝廷是怎么“奖赏”他们的?一杯毒酒。 宋江喝下毒酒,临死前的那一刻,他才猛然惊醒。但他做的最后一件事,却让人心寒到了极点。他怕自己死后,李逵会再次造反,坏了他一辈子的“忠义”名声,于是,他骗李逵也喝下了毒酒。 他对李逵说:“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可悲,可叹。他至死,忠于的都不是兄弟,而是那个把他和兄弟们都毁灭了的虚名和体制。他以为自己是梁山的老大,其实从头到尾,他都只是一枚棋子,一枚朝廷用完即弃的棋子。

0 阅读:138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