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耳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8年,香港的夜晚显得有些不寻常,空气中似乎有种压抑感,静谧的街头,偶尔传来几声远处的汽车鸣笛,带着些许急促。 就在这个时刻,一位身形高大的中年男子匆匆步入了一间商人的办公室,他是贺龙元帅的儿子,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肩负着国家海军现代化的使命,此时的他,眼神中透露着些许焦虑与紧迫。 贺鹏飞并不喜欢在人前表现出自己的急躁,但此时的他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焦虑,他低声跟商人徐增平交谈,透露出一个惊天计划,他提到,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里有一艘未完工的航母——“瓦良格”。 这艘航母,虽然尚未完成,但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贺鹏飞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压低声音,坚决地说:“我看上了这艘大家伙,得你帮忙把它买回来,” “瓦良格”号航母的命运,已经注定不平凡,苏联解体后,这艘航母成了乌克兰的“负担”,原本,乌克兰希望继续建造它,但面对艰难的财政状况,资金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乌克兰政府一度将这艘航母列为待售资产,计划将其转让给其他国家,而中国海军,也早就意识到,航空母舰是增强海军力量、提升国防实力的关键之一。 当贺鹏飞第一次看到“瓦良格”号时,他的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虽然这艘航母仅完成了68%的建造,但它的巨大潜力对中国海军至关重要。 贺鹏飞深知,这艘半成品航母可以为中国海军积累宝贵的经验,不仅能帮助海军快速提升技术,还能为未来航母的自主研发铺平道路,无论如何,这艘航母都应该为中国海军所用。 经过一番考虑,贺鹏飞决定采用“曲线买船”的策略,由于当时的中国军费有限,直接以国家名义购买这艘航母不仅困难重重,且可能引发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 美国早已对“瓦良格”号保持高度警惕,任何国家试图购买这艘航母都会面临巨大的外交压力,为了规避这些困扰,贺鹏飞提出通过商人徐增平来完成这项任务。 徐增平是香港的商人,曾是军区的一员,他与贺鹏飞有着深厚的关系,贺鹏飞向他解释了航母购买计划,并请求他出面处理这件事。 虽然徐增平初时并不完全明白这项计划的复杂性,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项对国家至关重要的任务,尽管资金紧张,徐增平还是同意了这个请求,开始着手筹备。 1998年春天,徐增平带着贺鹏飞提供的资金飞往乌克兰,展开了艰难的谈判,乌克兰政府对外宣布,“瓦良格”号的售价为2000万美元,但他们并未公开出售的具体条件。 实际上,这艘航母并不是普通的舰船,拆卸后的它已经不具备军事用途,几乎成了“废铁”,但即便如此,对于中国来说,它依然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与乌克兰的谈判过程中,徐增平遇到了种种困难,美国方面施加了巨大压力,要求乌克兰必须停止与中国的航母交易。 美国不仅担心中国获得这艘航母的技术,甚至要求乌克兰拆除航母上的所有武器系统,然而尽管如此,徐增平依然通过灵活的谈判手段最终成功签署了协议,此时,他没有任何犹豫,明白这笔交易的重要性。 航母的运输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没有动力的“瓦良格”号体积庞大,需要特殊的拖船才能将其从黑海运送到中国,然而,运输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比想象中要多。 经过土耳其海峡时,土耳其政府突然提出高额的保证金要求,甚至威胁不让船只通过,为了让航母顺利通过,徐增平在多次交涉后支付了额外的费用,这一过程中,双方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谈判。 运输历时一年多,终于,瓦良格号在2001年顺利到达中国的大连港,此时的贺鹏飞已因病住院,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正是这一艘半成品航母,为中国海军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改造,2005年,瓦良格号完成了所有技术升级,并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这艘航母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为中国未来建造自主航母积累了宝贵经验。 尽管贺鹏飞未能亲眼见到“辽宁舰”服役,但他为之付出的努力与牺牲,永载史册,无论是通过与徐增平的合作,还是面对国内外的重重困难,他都坚定不移地推动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 在今天的海军博物馆,贺鹏飞的名字仍然被人铭记,象征着一代军人的信念与担当,从“瓦良格”号到“辽宁舰”,再到后来的“山东舰”与“福建舰”,中国海军的力量不断壮大。 贺鹏飞的心血和智慧,也成为了中国航母事业的重要一部分,深深印刻在中国海军的历史脉络中。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荔枝新闻——田柳观察|首发福利高清大图:揭秘辽宁舰的前世今生
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耳
如梦菲记
2025-08-10 11:17: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