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农村老人?”厦门,女子97年存了2万定期,27年后取钱,本以为会翻倍,结果,当她看到利息只有5000块钱时,直接傻眼了,自己明明办理的是“自动转存”,自己算过利息,至少有2万多,可银行却说没问题,女子直接将银行告上法院:“你们这是欺负农村老人!别家银行都自动转存,就你们不行?” 要知道,在97年大家工资大多才几十、几百的情况下,2万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了,而且,当时利率很高!这样存个27年,怎么看都应该翻倍了,怎么可能才5000块钱? 原来,97 年魏阿婆往银行存了 2 万定期,银行给开了两张手写的存单。银行的人解释,说这存单是早年手写的,上面没写自动转存,那部分只能按活期算。 魏阿婆听了更火:“当年存钱时,你们工作人员说‘到期不用管,会帮你续上’,我才放心存的!” 银行柜员一开始觉得这老太太不讲理:“存单上没写自动转存,按规矩就得按活期算。” 可翻出老档案一看,2003 年前确实是自动转存的,才发现是当年系统转换时出了岔子。 最后银行提出,按一年期自动转存的总利息给笔人文关怀金,阿婆想了想也就接受了。 这事儿说到底,银行是老百姓信任的地方,做事得细。老话说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储户把钱交过来,就得按说好的办。信任这东西,摔碎了想粘起来可难了。 更深想一层,老人去银行办事,最好让年轻人陪着,条款问明白,存单收好了。老辈人说 “小心驶得万年船”,一点不假。银行也不能光靠系统,老存单、老客户得多查查,别让 “一时疏忽” 寒了人心。 阿婆较了真,银行认了错,算是圆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银行靠的就是信誉。 希望银行能从这事里长记性,对老人多些耐心。也盼着老人们存钱都顺顺当当的,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存银行图的就是个放心不是? #女子2万元存了27年看到利息傻眼#
在四川,一名35岁的农村小伙子相亲,通过媒人介绍一对姐妹由他选,姐姐开口就要18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