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李运昌和其他300人,被日军7000人重重包围。一妇女说带他们突围,

猫猫背茹茹 2025-08-09 15:59:31

1943年,李运昌和其他300人,被日军7000人重重包围。一妇女说带他们突围,不料却领着他们来到一座悬崖峭壁前。李司令一看,瞬间惊呆:“这下真没办法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3年那个冬天,河北兴隆县达峪村冷得能冻掉人耳朵,西北风卷着雪粒子往人脸上抽,庄户人家早早就吹了灯。 谁也没想到,七千多个日本兵正猫着腰往这边摸,刺刀在月光下泛着青光,他们要把藏在山坳里的三百多八路军战士包了饺子。 李运昌攥着驳壳枪蹲在碾盘后头,手指头冻得发僵,这个黄埔四期出来的老红军什么阵仗没见过?可眼下子弹只剩人均三发,战士们饿得前胸贴后背,日本兵把出山的路全给封死了。 正琢磨着拼个鱼死网破,人群里突然挤出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棉袄补丁摞补丁,可眼睛亮得像两盏灯。 "李司令,崖子后头有条鹿道。"张翠屏说话带着山里的土腥气,"我爹早年打狍子踩出来的,鬼子地图上可没标这个。" 她男人朱殿昆蹲在旁边直搓手,这夫妻俩的土坯房早成了八路军的秘密交通站,炕洞里头还藏着半袋子给伤员省下的小米。 队伍跟着孕妇在黑松林里钻,雪埋到小腿肚,张翠屏走得比谁都稳当,九个月身孕的身子像艘破冰船,在齐腰深的雪里犁出条道来。 后头有个小战士脚底打滑,她反手拽住人胳膊:"后生家仔细着,这坡底下是断头崖。"李运昌这才发现,他们正贴着万丈深渊走,稍不留神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天蒙蒙亮时,日本兵的机枪突然在背后炸响,张翠屏把棉袄一脱,露出鼓得老高的肚子,抓起根树枝就往东边岔道跑:"同志们往西!我去引开他们!" 她男人刚要追,被李运昌一把按住,后来才知道,这孕妇愣是在冰天雪地里跑了二里地,把孩子生在鬼子追击的路上。 等日本兵发现上当折返时,八路军早顺着采药人踩出的羊肠小道翻过了摩天岭。 这事儿在冀东传开后,老乡们管张翠屏叫"摩天岭上的女菩萨",其实她就是个普通农妇,大字不识几个,连双像样的棉鞋都没有。 可正是这些"土得掉渣"的老百姓,用箩筐给游击队送过粮食,用纳鞋底的麻绳帮伤员绑过夹板,李运昌晚年回忆这段往事时总说:"没有这些'活地图',我们早让鬼子包圆儿了。" 当年冀东根据地的账本上记着笔特殊开支,每个月要留出二十块大洋买麻鞋,因为山里人带路从不走现成的道,专挑长满倒刺的灌木丛钻。 战士们说这叫"麻利道",后来干脆管带路的老乡都叫"麻利哥""麻利嫂"。 这些人的本事可不止认路,有个放羊的老汉能在三里外分出日本兵和伪军的脚步声,卖货郎的拨浪鼓摇几下就能报出炮楼里的人数。 日本人的作战地图永远搞不明白,为什么八路军的行军路线总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他们不知道,在那些标注"无法通行"的断崖处,可能藏着条只有采药人才知道的绳梯。 在画着"沼泽"的洼地里,其实铺着老乡们连夜砍树枝垫出来的暗桥。 1944年《晋察冀日报》登过篇报道,说有个村的妇女们一晚上能编出三百双草鞋,鞋底特意纳成左厚右薄,这样走山路时脚步声听着像往东,实际队伍在往西撤。 如今摩天岭的悬崖边上立了块无字碑,放羊的孩子常在那儿捡到生锈的弹壳。 山下九十多岁的朱老汉还记得,他娘张翠屏临终前念叨的不是自己雪夜引敌的壮举,而是后悔当年没能给八路军多备几双厚袜子:"那些后生脚上冻疮裂得跟小孩嘴似的,走一步一个血印子......" 主要信源:人民网——李运昌同志生平 《李运昌回忆录》 中央文献出版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