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年,肃宗赐张禧嫔死。张僖嫔哭着说:“你我恩爱一场,为何如此绝情?”肃宗说

勇敢小妹 2025-08-09 10:37:07

1701年,肃宗赐张禧嫔死。张僖嫔哭着说:“你我恩爱一场,为何如此绝情?”肃宗说:“你心肠歹毒,害死仁显王后,处处和我作对,还谈什么恩爱?”张僖嫔长叹一声,服毒而亡。 1701年,朝鲜肃宗大佬一挥手,张禧嫔就接到了“领盒饭”的命令。张禧嫔眼泪哗哗地问:“咱俩以前那么好,你咋这么狠心呢?”肃宗大佬一脸嫌弃:“你心黑手辣,把仁显王后都给整没了,还老跟我对着干,还提啥感情啊?”张禧嫔唉声叹气一番,然后就喝毒药“下线”了。说起来,张禧嫔本名叫张玉贞,家里头就是个小翻译官,老爹早走,老妈崔氏靠缝缝补补把她拉扯大。后来赵师锡的夫人看她挺水灵,就推荐进宫了。这一进宫,张玉贞就凭着脸蛋和脑子混得风生水起,生了儿子后直接从嫔升级到僖嫔,最后还当上了王后。可这家伙权力心太重,把仁显王后给坑了,还想掌控朝廷,结果肃宗大佬不爽了,直接把她给“KO”了。 张玉贞刚进宫时,不过是个浣衣局的小宫女。 那时候的朝鲜宫廷,等级比豆腐块还分明。她娘崔氏带着她去赵府磕头时,她穿着打补丁的裙装,连抬头看赵夫人珠钗的勇气都没有。可这姑娘眼睛亮,瞅着浣衣局的木盆,心里头盘算的却是别的——凭啥贵族小姐能穿绫罗绸缎,她就得一辈子搓衣裳? 仁显王后那会儿正得宠,出身名门,说话轻声细语,走路都带着风。张玉贞在旁边伺候,看着肃宗对王后嘘寒问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知道,硬碰硬肯定不行,她得找个空子钻。 机会还真让她等着了。 肃宗有回生了场小病,仁显王后按规矩守在殿外,不敢随意打扰。张玉贞却借着送药的由头,在旁边读起了《诗经》,声音软软糯糯,恰好挠在肃宗的心尖上。她还说自己懂点草药,夜里就睡在偏殿地板上,随时等着传唤。 一来二去,肃宗就觉得这小宫女比端庄的王后更贴心。 “你跟她们不一样。”肃宗摸着她的头发说,“她们看我是国王,你看我是个人。” 张玉贞心里偷笑,脸上却装得纯情:“奴婢只知道心疼殿下。” 她这招“以柔克刚”确实管用,没多久就从浣衣局调去了肃宗身边,成了“淑媛”。可她不满足,眼睛死死盯着王后的宝座。 仁显王后一直没生儿子,这成了张玉贞的突破口。她暗地里买通宫女,散播王后“不孕是上天示警”的谣言。又趁着肃宗生病,偷偷在药里加了点安神的东西,让他总觉得王后照顾不周。 最狠的是,她生下儿子李昀后,直接跪在肃宗面前哭:“殿下,王后娘娘怕是容不下我们母子……” 肃宗本就对王后有了嫌隙,被她这么一撺掇,真就废了仁显王后,把张玉贞扶上了后位。 可当了王后的张玉贞,胃口越来越大。 她不光管后宫,还想插手朝堂。弟弟张希载被提拔成大官,到处安插亲信。有大臣反对,她就找借口把人贬到偏远地方。肃宗想立李昀为太子,她就在旁边敲边鼓:“殿下,得让昀儿早点学处理朝政才行。” 这就踩了肃宗的底线。 国王可以宠女人,但绝不能让女人动摇自己的权力。更何况,仁显王后被废后,大臣们一直议论纷纷,说张玉贞“妖后乱政”。 转折点出在仁显王后去世。 本来王后身体就弱,被废后住在宫外,更是郁郁寡欢。可张玉贞还不放心,派人去“探望”,明着送补品,暗地里却让人散播她“心怀怨恨,诅咒国王”的坏话。王后一死,所有人都把账算到了张玉贞头上。 肃宗看着满朝的奏折,看着张玉贞越来越嚣张的样子,突然就烦了。 他想起刚认识张玉贞时,她蹲在浣衣局门口,手里拿着半块米糕,分给路过的小太监。那时候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可现在,这双眼睛里只剩下算计和狠辣。 赐死的圣旨送到张玉贞宫里时,她正在给儿子缝制虎头鞋。针脚歪歪扭扭,不像个王后的手艺,倒像当年那个在崔氏膝下学针线的小姑娘。 “我为他生了儿子,为他斗倒了所有敌人,他凭什么杀我?”她把虎头鞋摔在地上,眼泪砸在上面,晕开一小片水渍。 太监在旁边低着头,不敢说话。 她最终还是拿起了那碗毒药。喝下去之前,她望着窗外,那里有棵老槐树,是她刚进宫时偷偷种下的,如今已经枝繁叶茂。 “早知道……”她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嘴角溢出黑血,眼睛还望着那棵树。 张玉贞死后,肃宗追复了仁显王后的位份,把李昀立为太子。只是没人知道,有好几个深夜,他会独自走到那棵老槐树下,站到天亮。 宫廷里的情爱,从来都掺着权力的沙子。你以为是爱得深,其实是斗得狠。张玉贞赢了一时的风光,却忘了,国王的宠爱就像宫里的烛火,看着亮,说灭就灭。

0 阅读:69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