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俘虏了大批罗马尼亚战俘,正被押送战俘营的场景。

品古观今吖 2025-08-09 10:20:16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俘虏了大批罗马尼亚战俘,正被押送战俘营的场景。

米哈伊·拉斯卡尔1889年出生在罗马尼亚的特尔古日乌市,早年接受军事训练,1908年进入军官学校,两年后毕业成为少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指挥步兵单位,在巴尔干地区作战,逐步从基层军官升迁。战后,他专注军事教育,1920年代在学院学习战术和后勤,组织士兵演习,提高部队协调能力。 1930年代,他担任团长,推动武器更新,监督装备维护。1937年晋升准将,负责多个师的训练工作。二战初期,拉斯卡尔指挥第14步兵师,1941年加入东线,1942年部署到斯大林格勒附近,组织防御工事。苏军反攻后,他的师被包围,他指挥部队抵抗直到投降,被苏军俘获。战后,他参与军队改革,1946年到1947年担任国防部长,1959年去世。 罗马尼亚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出动约27万人,主要保护德军第六集团军侧翼。第三军和第四军部署在顿河两岸,面对苏军进攻时装备落后,坦克和反坦克武器不足。1942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乌兰努斯行动,突破罗马尼亚阵地,导致快速崩溃。许多罗马尼亚士兵在包围圈内放下武器,超过15万人成为俘虏。被俘后,他们被押往后方营地,途中忍受严寒和饥饿。苏军将俘虏集中到临时点,然后转运到内地。罗马尼亚部队损失包括7万多人阵亡,24万伤员,30万失踪,其中多数被俘。这些士兵在战役中表现不稳,士气低落,部分原因在于动员不充分和对战争缺乏热情。 俘虏被送往苏联各地劳改营,从事重体力工作,如开矿和修路。1943年初,许多人分布在西伯利亚和乌拉尔营地,每天挖掘岩石或铺设轨道。条件恶劣,营养不足导致许多人虚弱,死亡率高。苏军监督严格,确保任务完成,但医疗资源有限。一些俘虏参与重建基础设施,如桥梁和废墟清理。罗马尼亚俘虏在营地中占比例较大,在某些营如斯帕斯基99号营,超过8000人关押,其中1100多人死亡。志愿加入苏军单位的部分人组建师级部队,但多数人继续劳动直到战后。 战役结束后,罗马尼亚转向盟军一方,1944年8月与苏军合作对抗德军。部分俘虏逐步释放,返回家园参与重建。拉斯卡尔在俘虏期参与反法西斯活动,1944年获释,推动罗马尼亚军队调整结构。1945年,他领导组建第二支志愿师,但战争结束前未投入作战。释放过程缓慢,一些人直到1956年才回国,部分回国后又遭当局逮捕。罗马尼亚总计损失约60万士兵,其中东线战场贡献最大。战俘经历反映出轴心国盟友的脆弱性,罗马尼亚军队虽数量多,但战斗力有限,在苏军压力下迅速瓦解。 斯大林格勒战役标志着东线转折,罗马尼亚部队的溃败加速了轴心国失败。苏军俘获大批罗马尼亚士兵后,利用他们补充劳动力,营地分布广泛,从喀拉干达到秋明。1943年到1944年,俘虏参与16个生产营的工作,主要从事林业和煤炭开采。死亡原因包括冻伤和疾病,幸存者依赖稀少配给维持。罗马尼亚政府战后承认这些损失,推动与苏联关系正常化。拉斯卡尔回国后短暂从政,监督部队重组,但1950年退役,过上平静生活。这些事件显示,二战中盟友间的依赖往往带来惨重代价,罗马尼亚的转变也影响了欧洲格局。 罗马尼亚俘虏在苏联营地中面临长期关押,1945年约6万多人 repatriated,2万加入志愿师,5万留在营地。工作强度大,每天轮班操作工具,晚上领取基本食物。苏军报告显示,条件从1943年末略有改善,但整体死亡率仍高。一些营如波塔尼诺68号,罗马尼亚人占劳动力显著份额。战后,罗马尼亚社会重建中,这些回国者融入农业和工业恢复。拉斯卡尔作为前国防部长,推动现代化改革,但影响有限。他的经历典型代表了那些被卷入大战的军官,战场失败后转向政治适应。 大批罗马尼亚战俘的命运牵扯到二战后期欧洲变化。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胜利后,继续推进,俘虏成为经济资源。1944年,罗马尼亚国王推翻安东内斯库政权,转向盟军,这加速了部分俘虏释放。志愿师如图多尔·弗拉迪米雷斯库师于1943年组建,由俘虏和共产主义者组成,1944年投入作战。拉斯卡尔领导的霍里亚师类似,但未见实战。回国俘虏中,有些因过去行为遭审,但多数参与国家重建。苏联到1956年释放最后一批,标志着战俘问题结束。这些事实提醒人们,战争不只战场,还延伸到战后多年。 罗马尼亚军队在东线总损失高达60万,斯大林格勒战役占大头。苏军俘虏策略包括利用劳动力重建,营地管理由内务部负责。1943年,俘虏分布在泥炭开采和林业营,工作规范严格。死亡数字显示,斯帕斯基营就有1100多名罗马尼亚人丧生。战后纪念如2003年喀萨克斯坦纪念碑,铭记这些受害者。拉斯卡尔1959年逝世前,见证了国家变化,从轴心国到社会主义阵营。他的职业生涯从一战到二战,体现了军人命运的起伏。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