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搞9.3阅兵,日本就搞广岛纪念!日本完全忽略对他国的侵略历史,并且声称自己是

陌上伊人笑 2025-08-08 22:44:27

中国搞9.3阅兵,日本就搞广岛纪念!日本完全忽略对他国的侵略历史,并且声称自己是“受害者”? 每年的 9 月 3 日,中国都会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为了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胜利史,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无数先烈,向世界宣告中国捍卫和平的决心。 而就在中国纪念胜利的时候,日本常常在相近的时间段举行广岛纪念活动,纪念 1945 年美军向广岛投放原子弹这一事件。 当地时间 2025 年 8 月 6 日,日本广岛县广岛市举行了遭原子弹轰炸 80 周年纪念仪式,日本首相石破茂出席了活动并发表致辞,他说决不能让广岛、长崎的悲剧再度发生,日本会坚持 “无核三原则”。 这话听着似乎没什么问题,可细究起来,却少了关键的一环,那就是日本为何会遭受这样的打击。 要知道,美军投放原子弹,正是因为日本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迟迟不肯投降,为了促使其尽快结束战争,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但在日本的纪念活动里,这种因果关系被刻意淡化了,他们更愿意强调自己是受害者,却对自己曾经给其他国家带来的灾难避而不谈。 中国搞 9.3 阅兵,铭记胜利与和平,日本就搞广岛纪念,强调自身受害,日本这种做法,完全忽略了对他国的侵略历史,还总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心思呢? 中国举行 9.3 阅兵,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烈的告慰,也是向国民传递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理念,这有助于凝聚民族精神,让后代不忘过去的苦难,坚定维护和平的信念。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中国的态度也为正确看待二战历史树立了标杆,提醒各国以史为鉴,避免战争重演。 而日本的广岛纪念,表面上是在反思战争带来的伤害,但实际上,一些势力却借此机会塑造日本的受害者形象,回避战争责任。 这对于日本国内来说,会让很多民众只看到自己国家遭受的苦难,而不了解日本侵略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长期下去,会扭曲民众的历史认知。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日本这种回避责任的态度,也不利于各国之间真正实现和解,毕竟,只有正视历史,才能放下过去,走向未来。 日本强调受害者身份,说白了就是在刻意回避战争责任,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亚洲多个国家,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南京大屠杀中,30 多万无辜同胞惨遭杀害,那一幕幕惨状,是历史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 可战后,日本的一些势力却在不断抵赖这些罪行,右翼势力把南京大屠杀轻描淡写地叫做 “南京事件”,甚至否认遇难者的人数,日本政府长期隐瞒 731 部队的罪行,还把它说成是 “战争医学研究机构”。 在慰安妇问题上,一些政治人物不仅否认日本侵略军实施的 “慰安妇” 制度,还在教科书中删除相关的关键字眼,试图抹去这段历史记忆。 他们在广岛、长崎核爆纪念日,东京大轰炸纪念日以及神风特攻队纪念日等活动中,反复强调自己的受害者立场,就是想让人们忘记他们曾经的加害行为。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来说,教科书只介绍一些基本史实,却不分析战争的性质,避开了战争的阴暗面,反而着重阐述战争对近代日本所谓的 “有益面”,比如个人主义思想的高涨、不平等条约的废除、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等。 对于侵华战争,一些教科书用 “日中战争” 这样的中性词汇,就是为了弱化其侵略性质。 在社会层面,一些宣扬日本军国主义、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影视作品也时不时出现,这些东西会对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历史认知产生很坏的影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等 “受害” 经历,在教育和社会宣传中被不断强化,这就使得日本民众对历史的认知越来越片面,只知道自己国家受了苦,不知道自己国家曾让别人吃了多少苦。 再看看中国的 9.3 阅兵和日本的广岛纪念,两者的本质区别,其实就体现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 中国的 9.3 阅兵,是对历史的庄重铭记,每一个步伐,每一面旗帜,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抗争与牺牲,它向在抗战中牺牲的英烈致敬,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捍卫历史真相、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中国正视历史,不回避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更强调中国人民为抗击侵略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这是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而日本的广岛纪念,原本应该是一个深刻反思战争、汲取历史教训的契机,可在一些势力的操弄下,却变成了片面强调自身受害、回避战争责任的表演。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这才是对待历史应有的态度。 【评论区聊聊】:日本要怎样做才能真正正视历史,获得受害国家人民的谅解呢?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陌上伊人笑

陌上伊人笑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