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大学毕业那年,我在上海工作,失恋又失业后,给爸爸打了个电话。爸爸连夜坐火车

有意义的触碰 2025-08-08 21:50:15

24岁大学毕业那年,我在上海工作,失恋又失业后,给爸爸打了个电话。爸爸连夜坐火车来看我。 在厨房里,他一边给我烙饼一边说:“给你把所有的面都发了,吃多少管够。” 我低着头说:“可是吃一顿有什么用?你走了之后我又要挨饿,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租房要钱,物业也要钱,我不想在上海待了。” 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认真地看着我:“莹莹,爸爸是咱们家第一个从农村进城的人,你又是咱们家第一个进大城市的,一定不能退步。” 我还是很沮丧:“可我不想在上海待了,我们同学都回老家了,他们回去以后,要车有车,要房有房,还有父母照顾。” 爸爸坚定的看着我说:“莹莹,你不能一有困难就打退堂鼓,那留在家里的都是没有出息的。难道你想和爸爸妈妈一样,就在那么个小县城,一辈子没出过国,没见过大世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工作没了不要紧,暂时没有工资也不要紧,但是一定不能回家,爸爸妈妈就是再穷再苦,也要供着你。”——邱莹莹 不得不说,邱莹莹的父母是清醒的,邱莹莹虽然是社会的“边角料”,但却是父母的小骄傲。 爸爸的那番话,代表着一代代人的托举——不让她回老家,不是为了面子,而是希望她真正过得更好。 现实中,很多父母在孩子毕业后就认为“该回报家庭了”,不愿意再提供任何支持。相比之下,邱莹莹毕业后还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最可怕的是那种普通家庭,父母给不了任何助力,却拼命逼孩子。我甚至见过最离谱的,家里农村种地,毫无背景,父亲对大学毕业的儿子说:“好好考公,争取两年当上省 委 书 记,再干两年进 中 央。”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简直让人窒息。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4

用户10xxx74

2
2025-08-09 05:52

自己无能还要别人来承担责任,让人感到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