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把iPad藏书包孩子1周后才发现#[泪奔]】暑假才过半,不少老父亲老母

钱江晚报 2025-08-08 14:49:33

【#家长把iPad藏书包孩子1周后才发现# [泪奔]】暑假才过半,不少老父亲老母亲已经觉得心力交瘁。最难对付的“大Boss”一直都在——孩子手里那台闪着诱惑光芒的电子设备。

这场持久战让家长们精疲力尽:“为了防儿子沉迷电子产品,我每天背着iPad上班,感觉自己像个移动保险柜!”“我把开机密码改得自己都记不住了!”还有家长苦笑,自己来个“灯下黑”,把iPad塞进了他书包,儿子居然一周后才发现!“如果把玩平板的心思花在暑假作业上该多好。”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天在升级,家长除了变身“电子产品保管员”,每天背iPad上下班,有的玩起了“密室逃脱”,把平板藏进汽车最隐蔽的角落;有的用上了“经济制裁”,使用超时就扣零花钱。

可孩子们见招拆招的本事让大人们直呼“太难了”。“现在每天下班回家,不是问作业有没有写,而是担心他有没有偷用电子产品!”一位妈妈苦笑,“跟孩子斗智斗勇,比上班还累!”

【防儿子偷玩游戏,妈妈背着“iPad”上班】

最近,姚晴的包里多了一位“常住客”——初一儿子的iPad。“我每天都非常小心,早上背着去公司,下班再背回来。”

姚晴(化名)还记得那个充满“套路”的中午。那天,休业式刚结束,小齐拿着期末成绩单兴高采烈:“老妈,我进步啦!班级前八了!”还没等她把各种夸夸说出口,小齐就迫不及待:“老妈,暑假能不能让我玩会儿游戏?我同学都在玩!”

这个要求一提出,姚晴一点都笑不出了。对儿子玩游戏这件事,她一直没有“放开”。小齐经常吐槽爸妈对他“控制”太多,导致同学讨论游戏的时候,自己一点都插不上话。姚晴当然知道,游戏是现在同学间社交的“硬通货”之一。上一次小组活动,她在一边观察,班里几个男生热火朝天地讨论某个游戏的新装备,小齐站在一旁尴尬地搓手指。

小齐又补充,自己有两个好朋友六年级就实现手机自由了,他们也玩游戏,但并没有影响成绩。“别人能自律,但你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吗?”姚晴习惯性地想说教一通,在看到儿子失落的表情时赶紧暂停。

谈判了一通后,她和小齐达成共识,暑假周五、周六可以每天玩1小时游戏,其他时间每天可以有1小时看视频、使用社交软件的时间。

小齐欢呼着跑开了,但姚晴发现,烦恼更多了。

虽然说好每天只有晚饭后才是看iPad的时间,但她很快发现,即使把iPad放在自己卧室的抽屉里,儿子也会像只惦记着鱼干的小猫,时不时就去转悠几圈。更夸张的是,有次她提前回家,竟看见小齐对着锁屏界面发呆,因为可以看那张游戏角色的壁纸。“儿子还振振有词,说自己没玩,只是看看照片。心思都在游戏上!”姚晴当机立断,决定采用同事传授的“物理隔离法”。从此,她的通勤包里,多了一台iPad。每天早晨,当她把设备装进包里时,总能听见小齐的一声长叹。

但没有了iPad,小齐似乎又找到了新的途径和乐子,在电视上看游戏视频。

“打不了,就退而求其次,看别人打。”姚晴突然意识到,在这场电子设备攻防战中,堵的效果并不好,压下葫芦起来瓢。但什么方法更有效呢?她还在摸索。

【六年级女儿每天刷视频,妈妈把“潘多拉魔盒”藏车里】

陈哲最近很头疼,六年级的女儿小茜突然宣布要当时尚博主。

这个暑假,小茜的日常,是瘫在沙发上刷各种美妆视频、测评,还会时不时和她分享各种美妆术语和产品。

“她特别崇拜美妆博主,说自己以后也要当有百万粉丝的博主。”一天晚饭时,小茜兴奋地宣布她的“理想”,陈哲差点被饭噎住。看着女儿稚气未脱的脸,她气不打一处来:“你先把暑假作业写完!”

过了一段时间,陈哲发现,小茜不仅刷视频,还经常和同学聊天,有时候花好几个小时讨论明星八卦、穿衣打扮,还给同学科普“美妆课堂”。“心野了,还怎么学习!”更让她血压升高的是,女儿居然攒了零花钱,要她帮忙买口红。

“必须断舍离!”陈哲想到自己多次改iPad密码被破解,干脆下楼把“罪魁祸首”塞进汽车储物袋里。

当小茜又一次伸手要设备时,她面不改色地表示:“爸爸带去公司了。”

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每天写完作业,小茜就抱怨无聊。为了转移注意力,陈哲开启了兴趣班轰炸模式,每天都给小茜排2到3个兴趣班。绘画、游泳、街舞……看着小茜早出晚归,陈哲在烈日下接送途中总深感无力。

前几天,街舞老师反馈:“小茜经常借同学手机看。”

“可能我不应该那么反感小茜感兴趣的东西。”陈哲反思,她打算尝试了解后,给小茜多一点的建议,比如购置拍摄设备,并引导女儿系统学习视频制作。

“当发现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时,父母需要保持理性平和的态度。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如责骂、训斥或反复说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亲子矛盾,让孩子反感和抗拒。”一位小学资深班主任老师表示,家长要分析沉迷背后孩子内心的需求,“可能是社交需求未被满足,或是现实成就感缺失。”她建议,家长可以通过理解和引导,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战术”,制定合理的电子设备使用规则,并提供丰富的线下活动选择,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把电子设备使用转化为学习机会,并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放松、娱乐方式。

暑假是孩子电子产品依赖的高发期,如何合理管控电子产品?你遇到了哪些困惑?有什么妙招? (潮新闻 记者 金丹丹)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珊瑚海

珊瑚海

1
2025-08-09 14:5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是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想玩,换位思考一下,我小孩只要把规定作业写完,看电视不限时间,PAD一个小时。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