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陈诚返乡奔丧,与七年未见的妻子吴舜莲重逢。这桩由父母包办的婚姻,曾以

含芙看历史 2025-08-08 11:49:41

1925年,陈诚返乡奔丧,与七年未见的妻子吴舜莲重逢。这桩由父母包办的婚姻,曾以丰厚嫁妆资助陈诚求学,可如今的他已非昔日模样。

守灵期间,吴舜莲换上当年嫁衣,想与丈夫亲近,却遭陈诚嫌弃推开。原来,此时已有更具背景的女性进入他的生活。绝望之下,吴舜莲持剪刀自伤,幸被及时救下。

事后,两人协议分开,吴舜莲留下照料陈家长辈,身后可葬于陈家祖坟附近。1932年,陈诚与新伴侣结合,对方带来不少助力,后来还曾帮他化解危机。

两位女性的人生从此不同:一位随往台湾,在新环境中立足;一位留守老家,默默侍奉长辈。多年来,前者常从远方寄来衣物、财物,还为后者盖了小楼。

陈诚离世消息传来时,吴舜莲正在上香,听闻后沉默片刻,继续手中动作。她一生保留着那件红嫁衣,去世后按遗愿随葬,最终葬在陈家祖坟旁三丈处,既维系着某种联系,又保留了自身的尊严。

那个年代,不少读书人依靠包办婚姻的支持得以发展,而后转向追求新式伴侣。像吴舜莲这样的传统女性,既被时代变迁所裹挟,又面临情感的失落,在历史的进程中艰难生活。

网友热议:

“用妻子嫁妆求学,成功后却嫌弃,放在现在也会引发热议!”

“吴舜莲太执着了,离婚后还照顾前婆婆,不如为自己打算。”

“那时离婚女性处境艰难,有太多无奈。”

“谭祥的做法,既维护了形象,又稳固了自身位置,很有智慧。”

“靠伴侣助力起步,最后成了人生赢家,这样的经历引人感慨。”

如果是你,会选择签离婚协议还是坚持下去?或许先为自己打算才是更重要的。欢迎留言讨论。历史人物

 信源:

《浙江地方志·青田县志》

《黄埔军校将帅录》

《民国人物传记·陈诚传》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含芙看历史

含芙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