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2月,徐海东身负重伤,一颗子弹从左眼底下打进,从颈后穿出,经抢救,血

江樵品史 2025-08-08 11:13:23

1934年12月,徐海东身负重伤,一颗子弹从左眼底下打进,从颈后穿出,经抢救,血止住了,但喉咙却被血和痰堵住了,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这时,一名女护士挺身而出,一口一口将淤血吸了出来,21年后她成为大将夫人。

这名小护士叫周少兰,安徽六安县人,由于家境贫寒,10岁就做了地主家的童养媳,但她的日子并未因此有所好转,除了整天有干不完的活儿,还要遭受地主家的精神虐待,言语侮辱。

周少兰待了两年后,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非人的生活,于是便从地主家逃跑了出来,没地方去,就在街上乞讨为生,好在13岁时,她遇到了红军队伍,便跟着红军在后勤干些杂活儿。

有了落脚之地,周少兰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她干活很卖力,干完活儿还主动去学习医务知识,两年后,在她的勤奋努力下,从对医学一无所知的普通人逐渐成长为一名女护士,并加入了红二十五军。

当时军队里的女同志仅有7名女护士,周与其他六名护士被称为部队里的“七仙女”。

1934年,红二十五军要开始长征了,军医院政委找到“七仙女”,发给她们每人8块银圆,算作生活费,就此遣散她们,以后她们只能自谋生路了。

由于当时长征要走到哪里,还不确定,部队行军会异常艰苦,所以,军参谋长戴季英决定,将全军的老幼弱病人员、女同志和全部伤员都留下来,以让他们进行分散隐蔽。

当周少兰听到这个决定时,满心委屈,也心有不甘,于是,七位女战士去找了军参谋长,希望能收回成命。

周少兰说:“我是逃出来参加革命的,难道我再回去当童养媳吗?我们能到哪里去,何况我们是护士,战场也需要!。”

其他几位女战士也应和着周少兰,戴季英苦口婆心地劝道:“离开并不是脱离革命,可以到地方继续革命,或者等形势转好后,再寻找大部队。”

但“七仙女”根本听不进去,一时间,她们与政委争执不去,一方表示坚决要跟着部队,另一方则要求她们执行命令。

就在她们争执不下时,徐海东走了过来,笑着对政委说:“七个女孩子,也不多嘛,既然她们有决心,那就给她们一个锻炼机会,这也不是不可以?”

“七仙女”听后,马上破涕为笑,但徐海东马上严肃地说:“先不要笑,参谋长叫你们留下也是为你们好,这次部队去向哪里?一天走多远,都不确定,情况要比你们所想的困难还要难,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周少兰听后,信心满满地说:“放心吧,早就准备好了,男同志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我们决不会掉队。”

就这样,周少兰和她的小姐妹们踏上了艰苦的长征之路,而徐海东这一留,却在冥冥之中留下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长征时期最为艰苦的岁月。

12月10日,红二十五军从鄂东出发,一个月连续行军、打仗,部队疲惫不堪。但是在一天夜里,却遭遇了国民党六十师的突然袭击。

敌军在占领了东山坳口的有利地形后,向红军发起了猛烈攻击。时任副军长的徐海东得知此消息后,意识到如不夺回这一战略要地,全军都会陷入绝境。

于是,他随即率领全军最能打的223团投入反击,最后打到双方拼刺刀,终于夺回了东山坳口,但全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营以上的干部大部分都负了伤,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都身负重伤,尤其是徐海东,伤势最重,当时一颗子弹从左眼底下打进,从颈后穿出,顿时血流如注。

但当时他只做了简单包扎,硬是强忍巨痛,凭着惊人的毅力,扛着血糊糊的脑袋指挥完成战斗,事后,经过医生抢救,虽然止住了血,但情况仍不乐观。

他的喉咙被淤血和浓痰阻塞,呼吸不畅,随时有可能窒息。

行军途中,医疗设备有限,没有吸痰器可用,这时,周少兰问医生,说:“医生,能不能用嘴吸?” 医生点头,但关键是谁去吸呢?没等医生反应过来,周少兰便冲到徐海东的病床前,跪地俯身,用嘴一口一口地为徐海东吸出喉中的淤血和脓痰。

此时此刻,空气仿佛凝固,众人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禁泪流满面。

经过周少兰的努力,徐海东的呼吸终于顺畅了,他一连昏迷了四天四夜,而在他醒来后,问得第一句话却是:“现在是几点钟了?部队该出发了吧?”

小护士周少兰见他醒了,眼里滚着激动的泪花,长吁了一口气说:“你可醒过来了,都把人急死了!”

徐海东却还有心情开玩笑,说:“我可没着急,倒是睡了个好觉。”

徐海东虽然醒了,但之后的两个月里,他仍频繁昏迷,有时头肿得厉害,连嘴巴都张不开,每每此时,周少兰都细心地他喂开水,喂米汤。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少兰的精心护理下,徐海东的病情终于一天天好起来,而两人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也摩擦出爱情的火花。

1935年10月,徐海东与周少兰在陕北永坪镇喜结连理,并改名周东屏,意为“海东屏障”。

1955 年,徐海东获大将军衔,周少兰成为了大将夫人。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