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口气宣布了三项加税计划:进口芯片要加100%关税,外国药品最高要加250%关税,印度商品再加25%关税,这架势,摆明了是要逼着企业把工厂搬回美国。 特朗普近期表态称,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芯片将免征关税,这一政策明显针对台积电、三星等海外芯片制造商,但现实情况是,美国现有芯片产能严重不足,台积电在美工厂最快也要等到2025年才能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7月刚推出390亿美元芯片厂补贴计划,特朗普8月就提出加税方案——二者手段不同,但核心目标一致:促使芯片制造业回归美国,只是特朗普的方案更为强硬,直接以关税作为施压工具。 美国40%的仿制药原料都依赖中国和印度进口,特朗普说要对外国药品加税,最高加到250%,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专家算了一笔账,要是真这么干,一支胰岛素的价格可能从35美元直接涨到120美元,病人吃药贵了,最后埋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不过特朗普也留了个口子,说"救命药可能免税",这明显是在吓唬药企:要么把工厂搬回美国,要么等着交天价关税。 印度总理莫迪7月还跟特朗普称兄道弟,结果转眼就被"捅了一刀",印度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珠宝、化工品都要多交25%的税。 表面上看是针对印度,其实特朗普是冲着美国摇摆州的工人选民去的,宾夕法尼亚州的钢铁工人、密歇根州的汽车工人,这些人的选票可比印度人的感受重要多了。 有意思的是,这次中国反应很淡定,因为特朗普这几招,基本没打到中国的痛处,中国芯片自给率已经提高到37%,药品出口到美国的本来就不多,纺织品出口大头也在印度。 更何况,美国芯片公司高通、英伟达60%的营收都靠中国市场,要是中国反制,美国企业可能比中国企业还着急。 特朗普这次加税,看着挺唬人,但仔细想想,问题一大堆。 第一,加税不等于产业回流, 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加关税,结果美国制造业就业也没涨多少,普通家庭反而每年多花1300美元,企业又不傻,大不了把工厂搬到越南、墨西哥,照样能躲开关税。 第二,美国制造没那么简单, 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工人嫌加班、成本又高,进度一拖再拖,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的效率是美国的2倍,说明问题不在关税,而在人力成本和产业链,光靠加税,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第三,全球贸易不是选票游戏, 特朗普算得很精,威斯康星州一个工厂复工能拉5000张选票,但他没算全球供应链乱套的代价,今天折腾印度,明天折腾墨西哥,最后可能就是大家一起涨价,老百姓买单。 说白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更像是一场政治秀,看着热闹,但能不能解决问题,还得打个大问号。
勿忘我
在资本家眼里只考虑利益,把企业搬回美国生产的产品也只能在美国消化,成本太高出口毫无竞争力,无法长期生存下去,亏本的买卖坚持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