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突然问道溥仪的工资,当他听到只有180元,顿时脸色大变直言:薪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08 09:05:00

1964年,毛主席突然问道溥仪的工资,当他听到只有180元,顿时脸色大变直言:薪水太少,人家是皇帝嘛!

溥仪1906年生在北京醇亲王府里,本名叫爱新觉罗·溥仪,那时候清朝还摇摇欲坠。两岁多就被抱进宫,1908年底登基,当了宣统皇帝,可年纪太小,啥事儿都轮不到他自己拿主意。辛亥革命一闹腾,1912年他就退位了,名义上还住紫禁城,实际过着被监视的日子。1924年冯玉祥兵变,把他赶出宫,跑到天津租界避风头。 后来日本人在东北搞事儿,1931年把他弄到长春,1934年当上伪满洲国的皇帝,其实就是个傀儡,受日本人摆布。1945年日本投降,他被苏联红军抓了,关在西伯利亚五年,1950年才被引渡回国,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 在那儿,他学着干农活、缝衣服,慢慢适应劳动生活。1959年特赦出来,已经53岁了。

特赦后,溥仪安置在北京,先在植物园干杂活儿,每月60元工资。那时候物价低,60元够基本开销,但他以前过惯了奢侈日子,乍一变,多少有点不习惯。他买了牙刷、牙膏这些小东西,花销仔细算着。1961年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当专员,工资升到100元,后来又到180元。主要工作是整理历史资料,翻老书,校对清朝档案啥的。他自己也写了回忆录《我的前半生》,记录那些年的事儿。 生活上,政府安排了住处,虽然简单,但比牢里强多了。他学骑自行车上下班,偶尔去医院看病,身体有老毛病,肾不好,药费占了部分支出。话说回来,那年代很多人月薪也就几十块,他这180元在当时算中等偏上,可对他来说,养家糊口加上看病,确实紧巴巴的。

1964年那会儿,国家正忙着经济建设,春节前后,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座谈会,讨论统战工作啥的。毛泽东在那儿主持,突然提起溥仪,问起他的工资情况。工作人员汇报是180元,毛泽东听了不满意,说这太少了,毕竟人家当过皇帝,得优待点。他当场指示,从自己稿费里拿2000元,通过章士钊转交给溥仪,用来改善生活。 毛泽东的稿费来自《毛泽东选集》等书,那笔钱不少,但他一向节俭,这回特意拿出来帮人。章士钊是老资格的民主人士,很快就去溥仪家转交了钱。溥仪接到后,日子宽裕了些,能买点营养品,添置家用。没多久,他的工资调整到每月200元,工作还是在政协,继续搞文史资料。

其实,毛泽东对溥仪的关心不是头一回了。早两年,1962年春节,毛泽东在中南海请溥仪吃饭,那顿饭简单家常,但意思是拉近距离。席间聊起溥仪的个人情况,知道他还单身,就劝他找个伴儿。溥仪五十多岁,以前结过几次婚,但都离了或没了。后来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护士李淑贤,两人聊得来,1962年4月结了婚。周恩来还派人送贺礼。 婚后生活稳定,李淑贤上班护理病人,溥仪在家帮着做点家务,两人互相照顾。溥仪的身体问题越来越明显,肾病反复发作,得常去医院。政府帮着安排医疗,费用有补贴,但他还是得注意节俭。

溥仪晚年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在政协文史委,他利用自己对清史的了解,整理了不少资料。像修补古籍、编写回忆啥的,都干得认真。他还加入了政协,成为委员,参加些会议,提意见。生活上,夫妻俩住小平房,买菜做饭,过得像普通市民。1960年代中期,国家形势变化,但他个人日子还算平稳。毛泽东那次帮的忙,让他能多点积蓄,应付医疗开销。话说,溥仪从皇帝到战犯再到公民,这转变不容易,但他适应了,成了新社会一员。 他自己也说,改造让他懂了劳动的价值,不再是以前那个脱离群众的皇帝。

0 阅读:261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