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但他的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的条件,他长寿是因为本人比较注重保养。” 毛泽东活了八十三岁,这在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里,算是比较长寿的那一类。 但有趣的是,他身边那个贴身多年的保健医生徐涛,偏偏说毛泽东其实不具备长寿的体质——不是那种天生心肺强、血压稳、胃口好的人。 照理说,毛泽东年轻时常年颠沛、饮食无定,哪样也不像是能活得很长的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活成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领袖之一。 到底靠的是什么? 这事要从毛泽东对“健康”这两个字的理解说起。 他年轻时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体育之研究》,那时候才二十出头。 他在里面讲得很清楚,一个国家要强,国民的体魄不能弱。 换句话说,身体不是自己的,是国家的,是为革命服务的。他那时候就提出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讲的是文武兼备,但说白了就是:脑子再聪明,体力不行也干不成大事。 从井冈山到延安,再到建国之后的中南海,毛泽东的工作节奏一直快得惊人。 常常是凌晨还在批文件,夜里三四点才休息,第二天照样开会、见人。 按常理来说,七八十岁的人早该退下来静养,他还在办公桌前熬夜。 他之所以撑得住,不是因为吃得比别人好,也不是有什么神医贴身伺候,而是因为他一直都在用一种特别原始、特别有劲的方式保养自己——动。 他最常做的事就是散步。 他散步的地方很固定,就在中南海里的一小块院子,旁边有几棵柏树、一棵老槐树,他天天从那儿经过。 白天走,晚上走,累了也走。 走路在他那儿不是健身,是思考,是清空脑子的方式。 除了走,他还跳舞。 五十年代那会儿,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春藕斋跳一场舞。 他喜欢广东音乐,节奏快的那种,跳起来自在。 他说跳舞能放松,也能跟群众打成一片。 有时候跳一两个小时,出了汗,整个人都轻快了。 他还爱看点相声、小节目,把跳舞当成一种调剂,不只是锻炼,更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他的养生方式说不上科学,但非常讲究“顺”。 比如他自创的一套体操,就是在散步时边走边练,动作不像套路体操那样规整,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扭腰、甩手、转头、弯膝,看上去像是在跳即兴舞蹈。 医生们都知道那叫“毛式体操”,动作滑稽得很,但他做得认真极了。 他觉得人老了不能光坐着,骨头要活动,要常扭一扭,别让关节卡住。 毛泽东爱读古书,他对中国古代的养生术也不陌生。 他跟徐涛说过,华佗编了《五禽戏》,那是仿动物动作来的;人们还发明了猴拳、螳螂拳,都是跟动物学的。 他说人不是天生会运动,是看着自然慢慢学来的。 他游泳那招侧泳,就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头不进水,省力,还能边游边想事。 他曾说过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游泳的最大好处是脑子能不想事。” 这话听着随意,其实特别说明问题。 他平时连吃饭、看戏的时候都在琢磨事儿,只有在水里,才能真正放空。 游泳是他最爱的运动。 他游得慢,但能游很久,一下水就是一个多小时。 他不是只爱水,他也爱山。 他在杭州那会儿,几乎天天要爬山。 本来医生劝他别爬,说年纪大了小心心脏,他偏不听。 他说,井冈山那么大,靠两条腿走下来,如今这些小山算什么。 他步子不快,但稳,一步不落地往上爬。 爬累了坐一会儿,歇口气再上。 医生给他测脉搏,说他心肺功能不错,像是年轻人。 他自己也有点得意,说这都是年轻时练出来的底子。 他觉得山里有气,有风,有声音,人在那种环境下才不会老。 除了这些大动作,他也有静态养生的小方法。 比如梳头。 他常让卫士帮他从前额一直梳到后脑,慢慢地、反复地梳。 他说梳头能补脑,能通血,能让思路清晰。 他还有一套说法:如果没有条件补身体,那就靠最简单的方法,让血走对路。 他把梳头、按摩当成“补脑”的方式。 每次忙完工作,腰酸背痛,就让人按一按,说按着舒服,能睡着。 对他来说,这些不是享受,而是恢复。 他把自己身体当成一件长期服役的工具,需要保养,但不能娇气。 毛泽东对自己的养生方式很自信,但他从不把这些藏起来。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态会被拿来做文章,干脆就主动示范。 他游泳,记者跟着拍;他跳舞,大家一块看。 他不是为了秀健康,而是为了带动别人。 他说群众要锻炼,干部更得动起来。 你要人家天天下田、进厂,你自己坐在办公室不动,那群众服你什么? 有一次护士长问他:“主席,您怎么老爱往反方向跑?冬天往北,夏天往南。” 他乐了,说那才叫锻炼,又能看情况、做调研。 他出门视察,不进城里住高楼大厦,宁愿睡火车上,车厢热得像蒸笼他也认。 他说火车方便,出入自由,还能看看乡下的景。 年轻时他靠两条腿走过五个县,三十多天,路过九百多里地。 他一直认为,走路是最基本、最扎实的调研方式,也是最便宜的保健方式。 毛泽东的长寿,其实没什么玄学。 他不信偏方,也不吃补药。 他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规律和坚韧。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但他的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的条件,他长寿是
橘柚香味
2025-08-08 01:49: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