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河南省政府招待所,一个清洁工跟往常一样正在打扫卫生,突然被北京派来一辆军用吉普接走,身份一曝光后,惊动整个省城。 这名清洁工姓雷,是在1952年初来招待所工作的,当时有人介绍他来招待所干服务员,平日里,这个叫雷宝森的人话不多,干活却特别认真。别人休息时他还在忙活,从来不偷懒,也不抱怨。同事们都觉得他老实巴交的,除了知道他是河南上蔡人,其他什么都不了解。 转机出现在一份《人民日报》上。工作人员看到一则寻人启事,上面写着:寻找一位名叫雷宝森的男子。籍贯河南,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荣获一等功及一等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的称号。 当招待所负责人拿着报纸找到雷宝森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雷宝森翻阅完报纸后回答说:“是的,就我是本人。”这句话简直就是惊天霹雳,在场的人都傻眼了。那个每天低头干活的清洁工,竟然是国家一级战斗英雄! 要说雷宝森的身世,雷宝森1岁那年,当地一个大地主的儿子借着要债的机会,糟蹋了雷宝森的姑姑,父亲”李大个”一气之下砍死了对方。为了逃命,一家人连夜逃到河南上蔡,住在破庙里过着要饭的日子。 更惨的是,雷宝森5岁时父亲就病死了,6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年幼的雷宝森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父母什么都没给他留下,唯一教会他的是乞讨,雷宝森从此流浪街头,靠着一个人乞讨为生,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好在8岁那年,一家姓雷的农户收养了他,从此他改姓雷。13岁就开始给地主家当长工,干的是牛马活,吃的是剩饭。17岁时雷宝森不甘心一辈子受欺负,跑到郑州闯荡,在一家饭馆当伙计。 在郑州,雷宝森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一个开修鞋铺的老板。这人其实是地下党员,看中了雷宝森的机灵和忠厚,发展他当通讯员。后来在这个鞋匠的推荐下,雷宝森参了军,成了第26军78师234团的一名战士。 1950年10月,雷宝森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第26军第78师第234团第9连第4班班长。抗美援朝战场上,雷宝森创造了一个奇迹。 1951年3月25日,第78师部队沿七峰山、海龙山、旺方山纵深布防,第234团第9连在七峰山布下伏击阵势。第9连的前哨阵地设在七峰山旁299.3高地上,守卫此高地的是雷宝森带领第4班和配属的90火箭筒组,一共9名战士。 面对美军12辆坦克的钢铁洪流,雷宝森带着8个战士,愣是用几支火箭筒和反坦克手雷,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3月27日下午14时,美第3师一个坦克连12辆坦克,后面跟着一个步兵连100多名步兵,朝七峰山开来。 雷宝森早就想好了对策,先打头车堵住前路,再炸尾车断了后路,把敌人坦克堵在中间动弹不得。雷宝森对着火箭筒组一挥手。一发火箭弹出了膛,把头一辆坦克炸毁了。紧接着阵地的机枪扫射起来,把敌人步兵压在地上不敢动。 接下来就是收割时间。雷宝森命令:“出击!” 两个突击组分头向敌人坦克纵队的南北两端奔去。整补了两个多月的第26军部队,反坦克手雷很多,两个突击组分别从两端向中间炸坦克。雷宝森和一个战士从第11辆打到第7辆,另一个突击组3个人从第2辆一直打到第6辆。 5个人把10辆坦克全给打趴下了。前后不到10分钟,11辆坦克全报销了。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9个人炸毁11辆坦克,自己还零伤亡,简直是战争奇迹。 由于战绩突出,雷宝森被命名为”反坦克英雄班长”,记特等功一次,获”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称号。 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天美军疯狂报复,雷宝森的班几乎全军覆没。在第二天七峰山激烈的防御战斗中,刚创造了骄人战绩的雷宝森英雄班,却在与敌人的白刃格斗中大部分壮烈牺牲,只剩下雷宝森和战士周士武。 面对绝境,雷宝森宁死不屈,身负重伤的雷宝森在掩护周士武滑下山坡后,自已也跳下悬崖。部队以为他牺牲了,还给他开了追悼会。 但雷宝森命大,全身14处负伤的雷宝森在14个小时后,被两个朝鲜老乡救起,送到野战医院,不久又回国内治疗。医生从他身上取出了4颗子弹。还有一颗在腿上无法取出,留作了永久的纪念。 伤好之后,雷宝森没有向国家要任何待遇,悄悄来到河南省政府招待所当清洁工,一干就是一年多。如果不是26军政委李耀文怀疑他没死,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恐怕他就会一直默默无闻下去。 不久后,北京方面派来一辆军用吉普,把雷宝森接到了北京,一时间惊动了整个省城。军用吉普开进招待所大院,所有人都围过来看热闹。那些平时看不起”老雷”的人,这时候都羞愧得抬不起头。 在北京,雷宝森受到了最高礼遇。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听他讲述朝鲜战场的经历,对这位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英雄赞不绝口。这次北京之行在全国引起轰动,雷宝森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全民学习的榜样。 回到地方后,组织给雷宝森安排了合适的工作,但他始终保持着朴素的作风,从不摆英雄架子。1965年,雷宝森因病离职休养,后从蔡县人大常委、县政协常委任上离休。雷宝森老人于2009年在河南上蔡家中逝世,享年87岁。
1953年,河南省政府招待所,一个清洁工跟往常一样正在打扫卫生,突然被北京派来一
熹然说历史
2025-08-07 22:16: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