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朱时茂为了方便工作,准备花10万元买一台夏利。因为还差不少钱,他找到

白衣少女 2025-08-07 20:12:22

1988年,朱时茂为了方便工作,准备花10万元买一台夏利。因为还差不少钱,他找到陈佩斯:“老兄,借我3万买车。”陈佩斯当即答应,但提出要求:“钱可以借你,但我有事的时候,车你要借我。”买车后的6年里,陈佩斯几乎天天有事,整天开着这台夏利乱跑.....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被“封杀”的陈佩斯和朱时茂)

说起中国小品的经典组合,很多人立刻会想到赵本山宋丹丹,或是如今正当红的沈腾马丽。

但在他们之前,真正让小品这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的,是一对风格鲜明的搭档。

舞台上的陈佩斯机灵鬼马,朱时茂则总是一副正经模样。

1984年春晚,一段没有名称的新奇表演《吃面条》赢得了满堂彩,导演组当场拍板,从此中国艺术词典里多了“小品”这两个字。

接下来十几年间,《主角与配角》、《羊肉串》和《警察与小偷》这些经典让千万观众捧腹大笑,也把这对黄金搭档送上了11次春晚舞台的辉煌顶峰。

但是就在1998年《王爷与邮差》后,两人突然从春晚消失,这一别就是整整二十七年。

谁也没想到,让这对好搭档告别舞台的,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官司冲突。

那年中央电视台擅自将他们的作品制成VCD上市销售,陈佩斯一怒之下将央视告上法庭。

尽管最终赢了官司,却也彻底断了春晚的路。

多年后陈佩斯这样讲道:“总得有人说句公道话,如果都闭着嘴混日子,后世子孙要戳咱们脊梁骨的。”

这席话透着一股子韧劲,尽管代价沉重,他却从不后悔。

退出春晚聚光灯后,两人的日子慢慢走了岔道。

陈佩斯领着全家在京郊包了片荒地,盖屋种树,过起了日出而作的生活。

但田野风光终究捂不住他骨子里的戏瘾,清闲日子没过两年,他咬咬牙借钱成立话剧社,从编剧到排练场场亲力亲为。

他排的《托儿》、《阳台》和《戏台》一演就是几百场,观众看着台上那个锃亮额头下眼神狡黠的陈佩斯,恍惚还是当年春晚的“二子”。

昔日主持人倪萍早就料定:“陈佩斯站在哪儿,哪儿就是舞台中心。”

而今白发苍苍的他,正把精心打磨的话剧《戏台》搬上大银幕。

另一头的朱时茂走出另一番光景。

趁着热乎劲儿出国学导演,回国却总差着把火候,拍的电影电视都显得水土不服。

折腾七八年没激起浪花,瞅准了电视综艺热火朝天,他一脚踏了进去。

后来网络购物热潮席卷而来,他又变身为直播间里的朱老板,凭着当年攒下的国民好感度,硬是在货架上闯出新天地,这些年积攒下丰厚身家。

关于1988年的购车经历,也成为了当年小品圈里的趣事。

那时朱时茂为了跑剧组方便,盯上了市面上新潮的夏利轿车,整台车办下来要10万元,自己凑来凑去还差不少钱。

他一拍脑门就去找陈佩斯:“老哥帮一把,借我三万块买车解个急!”

陈佩斯二话不说应承下来,摸着后脑勺笑道:“借钱容易,不过以后我要用车时,你那四个轮子得给我使唤使唤。”

谁知新车刚开回家,陈佩斯的电话就追到了:今儿要赶剧院排练,明天带儿子看病,后天还得进山买农具。

往后整整六年,那辆挂着京牌的崭新夏利,倒有大半时间停在陈家门口,成了哥俩友情最接地气的见证。

这些年虽分居台前幕后,两人的交情却像陈年老酒愈发浓郁。

每年春节前后总有几个老友重聚的镜头被观众拍到。

前段时间朱时茂就在网上晒出视频:银幕硬汉朱时茂,被顶着招牌光头的陈佩斯双手捧住脸,画面温馨又滑稽。

四月份北京电影节红毯上更让老观众眼眶一热。

两位古稀老人各自带着儿子联袂现身。

朱时茂的儿子朱青阳已成长为导演,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则在话剧舞台延续父亲的星火。

当四人齐刷刷站在聚光灯下,无数网友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爷青回”。

即将在7月25日上映的电影版《戏台》,仿佛把这对老搭档的缘分推上了新高峰。

首映礼当天,朱时茂拽上蔡明、潘长江几位圈内老友赶来捧场。

放映厅灯光亮起时,朱时茂抹着眼角对陈佩斯说:“排了半辈子戏,头回看你演得让人掉泪。”

这部由陈佩斯担纲编剧导演,汇聚黄渤、尹正、姜武等演技派的影片,承载着古稀老人深扎于舞台四十余载的执着情结。

当年为艺术理想勇撞南墙的毛头小伙,如今用皱纹里的光阴酿成了这部沉淀之作,舞台的大幕又将拉开,只是台上台下的人都染了岁月的霜。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0
白衣少女

白衣少女

最深沉的感情往往是以最冷漠的方式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