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8师俘获数名日军,下属请示师长王劲哉如何处置,王劲哉没有任何犹豫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07 18:17:02

1938年,128师俘获数名日军,下属请示师长王劲哉如何处置,王劲哉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下令:“绑树上,让新兵练刺刀,壮胆!”下属面露难色,王劲哉厉声道:“这叫以牙还牙!刺死后,头颅砍下,十颗装一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8年,抗战正酣,血与火在中原大地上交织,就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名叫王劲哉的陕北汉子,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敌人恐惧,让友军惊讶,让历史留下深深的烙印。   王劲哉出身陕西渭南,从小就是个狠角色,村里人都说,他七八岁时就敢拿柴刀和饿狼较劲,这样的经历并非传说,而是他骨子里那股狠劲的写照,年纪轻轻考入军校,后来成为杨虎城麾下的营长,到了抗战爆发,他的战场舞台终于真正拉开。   当时的128师虽然挂着番号,实际上是被边缘化的孤军,他们驻扎在江汉平原,前有日军围追堵截,后有国民党内部的排挤和克扣,在这样的夹缝中求生存,王劲哉并没有选择退让,他明白,靠人不如靠自己,于是干脆脱离了原有的指挥系统,自立门户。   128师的名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打出来的,他们没有军饷,就开荒种地;没有补给,就征粮征税;没有武器,就从敌人手里抢,王劲哉把指挥部里的领袖画像摘了,换上自己的照片,他不再对谁俯首帖耳,只对抗战这件事执着到底。   在这支部队里,规矩只有一个:听令,纪律严明到什么程度?士兵偷吃了两个包子,被当场枪决,亲戚贪了军饷,王劲哉亲自执行,没有人能在他的军中搞特殊,这样的铁腕作风,换来了兵的服从,也换来了敌人的惧怕。   真正让王劲哉声名大噪的,是一件极其争议的命令,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部队打了个胜仗,俘虏了十几名日军士兵,一般军队此时多半会按常规处理,可是王劲哉的做法却震惊了所有人,他下令,将这些俘虏绑到树上,交给新兵练刺刀。   这不是一时的愤怒,更不是单纯的报复,在王劲哉看来,新兵刚参军,见了枪炮腿就发软,如果不上战场前练出胆气,将来面对敌人只会送命,他曾亲眼看到部队中的弟兄被日军活活挑死,只因为手软了一秒,他知道,这不是游戏,而是生死之间的较量。   俘虏练刺刀的命令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说这违反了军人规范,有人说这是不人道的暴行,但在那个年代,在尸山血海中挣扎求生的人们眼中,规则早就被敌人撕碎,南京的废墟还冒着烟,北方的村庄尸横遍野,日军早把所谓人道抛诸脑后,王劲哉的回应是:既然敌人不讲规矩,那就用他们的方式还回去。   这箱“用血写的刺刀课”,并不只是心理训练,更成了他的“外交语言”,日军接到那一箱箱“警告”,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王劲哉靠的不是谈判桌,而是战场上的血战,他的部队,装备简陋、补给短缺,却能数次击退日军的进攻,靠的就是硬骨头和杀气腾腾的意志。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128师在日伪和土匪横行的江汉平原上,硬生生开辟出一块抗日根据地,王劲哉修兵工厂,办军校,发宣传册,广招新兵,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能再做亡国奴,他不写漂亮口号,也不靠空洞演讲,他的办法就是打,一次又一次地打,打到敌人不敢靠近。   但是一个人撑起的王国,终究是危险的,1943年,日军调集五万大军,发动了针对128师的围剿,飞机、坦克、重炮齐上,密集的轰炸几乎把阵地翻了个底朝天,王劲哉带着残部苦苦支撑,日夜作战,然而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他最信任的人。   旅长古鼎新叛变,将部队防线和指挥部位置泄露给敌人,王劲哉在突围时身中数弹,最终被俘,这位让日军头疼多年的“鄂中大怪物”终于落入敌手,日军高层亲自劝降,许以高位厚禄,他没有说一句话,只在纸上画下了一把滴血的钢刀,旁边写了一个字:死。   被囚禁期间,他始终保持沉默,敌人以为他软了,殊不知他在等机会,终于,在一个暴雨夜,他拖着伤腿从牢房中逃出,一路北上,奔向延安,他给延安写了一封信,内容简单直接,只说自己如今一无所有,问共产党是否愿意接纳。   延安的答复同样干脆,他被接纳了,成为特别党员,继续参与抗战,建国后,他没有高官厚禄,只担任了一个普通的军分区副职,他不说话,也不抱怨,继续以一名老兵的身份活着,1968年,他在西安病逝,没有举行仪式,甚至连一块墓碑都没有留下。   王劲哉的人生,是极端年代的缩影,他的狠,是敌人的残暴逼出来的;他的冷,是战场的现实教出来的,他破坏规则,因为规则早已被敌人践踏;他以血还血,因为他不想看到更多无辜死去,他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他只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军人,一个用生命在战火中撕开一条路的人。   信息来源:《人民网》历史频道专题《抗日名将王劲哉的铁血人生》核实  

0 阅读:8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