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抓住时机,在特朗普执政期内解决台湾问题,因为特朗普是商人出身,没什么政治智慧,凡事只看短期利益。商人做买卖,最讲究的就是快进快出、现钱落袋,这种性子放到国际事务里,反而给咱们创造了机会。 特朗普重返白宫这大半年,处理事儿的路数跟他做生意时没两样 —— 先漫天要价,再砍价成交,至于后续麻烦,他才懒得管。就说 2025 年 4 月,他一边喊着要 “保护台湾”,一边逼着台当局买美国的过期导弹,单价还涨了三成。台当局敢怒不敢言,只能捏着鼻子签单,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不过是特朗普的 “生意经”:先把钱拿到手,真出事了,他未必会出头。 这种只算眼前账的毛病,在他对待盟友时更明显。2025 年 6 月,韩国想让美国增加驻韩美军,特朗普直接开价:“每年再加 50 亿美元保护费,不然就撤军。” 韩国气得骂他 “雇佣兵思维”,但最后还是妥协了。这事儿透露出一个关键:特朗普眼里没有 “盟友情谊”,只有 “性价比”。台湾对他来说,就是个能榨钱的 “客户”,绝非值得拼命的 “伙伴”。要是咱们真下决心解决问题,他大概率会先算笔账:跟中国闹僵,损失的大豆、芯片订单怎么补?为了台湾得罪最大贸易伙伴,划算吗?商人的账本里,这种赔本买卖通常做不长久。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迫切需要任期内有 “看得见的成绩”。他第一任期就总念叨 “让美国再次伟大”,但除了退群没啥硬货。这次回来,他把 2026 年中期选举当成头等大事,天天催着团队搞 “政绩工程”。比如 2025 年 7 月,他突然宣布要和中国 “达成新贸易协议”,还放话 “90 天内搞定”,目的就是想在选举前拿出来炫耀。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恰恰是咱们的突破口。 想想看,要是咱们在他忙着搞 “政绩” 的时候推进统一,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 “这会影响我的贸易协议”“会打乱选举节奏”。2025 年 8 月中美经贸谈判,我方提了个条件:“想签协议,先停止对台军售。” 特朗普团队当场就犹豫了,因为他们清楚,失去中国这个市场,“政绩” 就成了空谈。这种时候,台湾问题在他眼里,就成了可能影响 “大生意” 的 “小麻烦”,与其死保,不如拿来做交易。 再看他对军事冲突的态度。商人最怕 “不确定性”,打仗就是最大的不确定。2025 年 5 月,美国防部提交台海冲突预案,估算军费至少要追加 800 亿美元,特朗普一看就火了:“这么多钱?还不如用来给美国人减税!” 这话不是随口说的,他第一任期就裁过军费,觉得 “打仗太费钱”。真到了咱们动手的时候,他未必愿意为台湾掏这笔 “冤枉钱”,更别说派大兵送死 —— 毕竟,阵亡名单会影响选票,这可比台当局那点军购款重要多了。 反观咱们这边,这几年早就把功课做足了。解放军在台海的演训越来越密集,歼 - 35、山东舰形成战斗力,东风导弹能精准覆盖关键目标,就是要让特朗普看清:干涉台海,代价他付不起。2025 年 7 月,咱们公布的 “台湾问题白皮书” 里特意提了句 “不排除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这话就是说给他听的 —— 别打小算盘,这事儿没得谈,要么看着咱们解决,要么承受后果。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特朗普在乎的是任期内能不能捞到好处、能不能连任,台湾不过是他手里随时可弃的棋子。他不会像传统政客那样讲 “战略定力”,更不会为了虚无缥缈的 “价值观” 跟中国硬刚。这种时候出手,他权衡利弊后,大概率会选择 “不插手”—— 毕竟,对商人来说,“止损” 也是一门学问。 所以说,这个窗口期抓不抓得住,就看咱们能不能摸透他的心思。他急着搞政绩,咱们就用实力告诉他 “台湾问题不解决,你的生意谈不成”;他怕花钱怕麻烦,咱们就亮明底线 “敢干涉,损失更大”。等他把账算明白,统一的阻力自然就小了。这不是投机,是看透了对手的软肋 —— 对付只认利益的商人,就得用利益逻辑让他知难而退。
/中国必须抓住时机,在特朗普执政期内解决台湾问题,因为特朗普是商人出身,没什么政
竹风吟月
2025-08-07 16:14:49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