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77年,八十岁的郭子仪躺在家里的病床上休息。他是大唐的顶梁柱,当过宰相,统

品古观今呀 2025-08-07 10:44:18

公元777年,八十岁的郭子仪躺在家里的病床上休息。他是大唐的顶梁柱,当过宰相,统兵百万,被封为汾阳王,一生救过国家好几次。平常那些大官来看病,他都挺客气,该喝茶喝茶,没啥好慌的。可这天,仆人急慌慌跑进来说:“大人,御史中丞卢杞到访!”一听这话,郭子仪唰地坐起来,脸都白了,立马对旁边几个妻妾喊:“快躲起来!”

娘子们赶紧溜到后院去了,这一幕真叫人心惊肉跳,堂堂大元帅,啥风浪没见过,咋就被一个小小御史中丞吓得失魂落魄?

要明白为啥郭子仪这么害怕,得先看看卢杞这人到底是谁。

他可不是普通小官,他家背景挺硬气,爷爷卢怀慎当过宰相,爹卢奕也是大官,爷俩都是出了名的清官好汉。

尤其卢杞的爹,面对叛军安禄山,宁死不屈,硬气得很,最后被砍头。

照道理,这样的家门出来的人,该是正直君子吧?可卢杞偏偏走歪道。

这家伙心思比蛇蝎还毒,整天琢磨着怎么往上爬。

他进了官场后,专门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看不顺眼的就整垮。

好几个宰相和大臣都栽在他手上,像杨炎、张镒,还有那个正直的御史大夫严郢。

最吓人的是,卢杞连自己的恩人都下狠手。

说起这个恩人,就是太子太师颜真卿。

颜真卿可是个好人儿,当年卢杞的爹被杀时,颜真卿亲自用舌头舔干净他爹脸上的血,给埋了。

这是天大恩情吧?可卢杞翻脸不认人,他当官后觉得颜真卿碍眼,使劲儿排挤他,想把老头赶出京城去。

颜真卿气得不行,当面吼卢杞:“你爹的首级传到我那儿,我用舌头舔干净血才安葬的,你为啥今天不能容下我?”卢杞被骂得一愣,赶紧跪下拜谢。

照一般人,早就悔改了,可卢杞不,他心里恨得更深:“老东西还敢教训我!”

没多久,卢杞就在皇帝面前嚼舌头,让已经八十岁的颜真卿去劝降叛军头子李希烈。

明摆着送死嘛!颜真卿去了,果然不肯投降,被叛军活活弄死。

这一出事,满朝文武都明白卢杞是啥货色,狼心狗肺,翻脸不认人。

话说回来,郭子仪老江湖了,早就看透卢杞这人。

那天卢杞来他家,郭子仪立马让女人都躲开,自己整整齐齐迎客,陪卢杞喝茶说好话,一副老朋友样。

卢杞一走,郭子仪才松口气,冷汗都出来了。

旁边的部下不懂了:“卢杞不就是个小小御史中丞吗,尚父您怕啥?以前宰相将军们来探望,您都没这么紧张。”

郭子仪叹道:“你不懂。这卢杞相貌丑,心思毒,我那些婆娘要是看着他那张脸忍不住笑出来,被他记恨上,咱们全家脑袋都得搬家!”

为啥郭子仪料得这么准?他活了八十年,朝廷里什么鸟没见过。

以前被宦官和小人诬告过,可他从不对抗,皇帝一召就快马加鞭回去,结果反倒没事。

这背后是他的大智慧,不跟小人硬碰硬,该弯就弯,该软就软。

日子过去,郭子仪去世后,卢杞还真当上宰相。

按说以他的性格,仇家都得倒霉吧?可奇了怪,郭家地位高人多,卢杞从不敢动他们一根汗毛。

这全仗着郭子仪早就算计好了,他活着时,对谁都客客气气,连田承嗣那样的叛军头子都服他,田承嗣见到郭子仪的东西,赶紧跪拜,说:“我这膝盖多少年没曲过啦!”看看,人家靠的不是硬骨头,是懂得审时度势。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夸郭子仪:人家手里有兵、有本事,奸臣想害都害不动;皇帝一叫就应声而至,谁还能说闲话?

这招儿多高明:功高盖世皇帝不猜忌,人做到最大位子大家不嫉妒,享尽富贵没人眼红。

咱们普通人过日子不也这样?现实里总有小人,硬碰硬伤的是自己。

学学郭子仪,识人眼光要毒辣,做事该圆就圆,躲开是非精。

这才叫真本事。记住那句话:宁得罪君子,不招惹小人,木秀于林得靠韧劲站住脚。

0 阅读:144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