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斩获中国创新药最大BD订单

新浪财经 2025-08-07 08:41:33

全球医药格局重构

作者|胜马财经诸城

一纸公告点燃资本市场,跨国制药巨头真金白银的认可背后,中国创新药企的全球价值正被重新定义。

近日,恒瑞医药一则公告引发医药圈震动,公司与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达成协议,将一款核心药物和11个早期项目的全球权益授权给GSK,交易首付款5亿美元,潜在总金额高达125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单笔BD交易新纪录。

消息公布后,资本市场立即做出强烈反应,恒瑞医药A股开盘涨停,创四年新高;港股暴涨24.54%,单日市值飙升超1100亿港元,总市值突破5600亿港元。

合作模式创新

这场百亿美元级交易的核心标的是一款名为HRS-9821的PDE3/4双靶点抑制剂。该药物正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的临床开发阶段,被业内视为“潜在同类最优”产品。

呼吸道治疗领域正成为跨国药企必争之地,就在交易公布前半个月,默沙东刚以100亿美元收购Verona公司,目标直指其PDE3/4抑制剂Ohtuvayre。GSK作为呼吸科药物全球巨头,此次重金押注恒瑞医药的HRS-9821,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赛道的巨大商业价值。

区别于传统单一产品授权,此次合作采用“核心产品+管线选择权”模式—除HRS-9821外,GSK还获得11个覆盖肿瘤、自免和炎症等领域的早期项目选择权。恒瑞将主导这些项目研发至完成含海外受试者的I期临床试验,此后GSK可选择行使全球独家开发与商业化权利。每个项目设有独立财务结构,若全部成功,恒瑞将获得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梯度销售分成。

这种“1+11”的合作范式,标志着中国药企与跨国巨头的合作从单点交易走向体系化生态合作。恒瑞管理层回应媒体时强调,选择GSK是基于其“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和实现创新药物价值最大化”的能力。

国际化路径助推

资本市场的强烈反应助推恒瑞医药市值站上新高点,截至8月初,恒瑞医药港股总市值超5300亿港元,罕见地出现H股较A股溢价超15%的倒挂现象。

在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恒瑞登榜以20.14%的营收增速和36.9%的利润增速,成为医药行业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其创新药销售收入在2024年已达138.92亿元,同比增长30.60%。

国际化布局正成为恒瑞市值跃升的关键变量,2025年5月23日,恒瑞医药完成港股IPO,募集99亿港元资金,创下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IPO纪录。此次与GSK的百亿美元级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其全球创新参与者的形象。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继2025年与默沙东签署19.7亿美元的HRS5346项目授权后,此次交易5亿美元首付款将直接增厚恒瑞医药今年业绩。该机构已上调盈利预测,预计恒瑞医药2025年归母净利润将达92.46亿元,同比增长45.9%。

创新药新兴巨头

恒瑞医药的强势回归,离不开灵魂人物孙飘扬的战略调整。2020年退休后,公司因集采冲击业绩大幅下滑,一年内股价跌幅超65%。

2021年,孙飘扬重新执掌恒瑞,果断淘汰同质化严重的“me-too”产品,全力向创新药转型。截至2025年3月,恒瑞拥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全球开展,覆盖肿瘤、自免、代谢、神经科学等前沿领域。

研发投入力度惊人,2024年,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82.28亿元,其中费用化支出65.83亿元,在A股医药企业中位居前列。公司持有大中华区授权发明专利1084件,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753件,构建了深厚的技术壁垒。

管线厚度支撑了BD交易的可持续性,2025年至今,恒瑞已与默沙东、德国默克、GSK三家跨国巨头达成合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GSK与默克均为恒瑞“回头客”,这种重复验证凸显了国际医药巨头对恒瑞研发能力的认可。

体系能力输出

此次百亿美元交易背后,中国创新药出海模式正在发生质的飞跃。与2007年微芯生物2800万美元的“西达苯胺”授权相比,恒瑞医药与GSK的合作已从“单个产品出海”跃升为“体系能力输出”。

这种进阶体现在三个方面:交易金额屡破纪录、覆盖领域持续拓宽、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从2023年百利天恒84亿美元的ADC交易,到2025年三生制药12.5亿美元首付款的双抗授权,再到恒瑞医药125亿美元的“管线包”合作,中国创新药价值“天花板”不断抬升。

治疗领域也从肿瘤向慢病拓展,恒瑞医药此次授权的COPD药物面向中国近1亿患者群体,是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第三大慢性病。这种疾病谱的扩展,展现了中国药企研发能力的全面性。

合作架构上,恒瑞医药创新不断,2024年5月,其通过NewCo模式将三款GLP-1类药物授权给Hercules公司,获得1.1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60亿美元潜在收益,同时取得标的公司19.9%股权。此次与GSK的直接交易,更避免了此前SHR-1905授权中“中间商赚差价”的遗憾。

胜马财经出品人周瑞俊认为,在港股上市仅两个多月的恒瑞医药,在市值上实现H股对A股的罕见溢价,这种国际资本的特殊认可,映射着中国医药产业的深层变革——从2022年信达生物PD-1闯关FDA受挫,到如今恒瑞医药以体系化研发能力拿下百亿美元订单,中国创新药企已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远航”。

1 阅读:543

评论列表

小女子逍遥

小女子逍遥

3
2025-08-07 14:24

第219天分享新澳菜(每天有三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