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芯片及半导体征收100%关税,但对“美国本土制造”免税,核心目的是强制供应链回流,冲击全球半导体贸易格局:
短期冲击:全球芯片价格或跳涨(尤其是进口依赖度高的品类,如存储、模拟芯片),跨国企业(如台积电、三星)的美国外产能成本激增;
长期趋势: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晶圆厂)加速扩张,中国半导体自主替代需求紧急度飙升(规避关税+技术脱钩风险)。
二、受益板块与核心标的拆解
▶ 1. 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直接受益关税政策)
德州仪器
美国最大模拟芯片厂商,计划投资600亿美元扩建7家美国工厂,聚焦汽车、工业等刚需领域,2027年产能预计翻倍。模拟芯片全球市占率超18%,客户包括苹果、福特,本土扩产+关税保护双重利好,业绩确定性强。
美光科技
DRAM/NAND存储龙头,将美国投资从1250亿增至2000亿美元,在爱达荷州新建2座DRAM晶圆厂、纽约州建4座超级晶圆厂,直接受益本土制造免税政策。存储芯片周期底部回升+本土扩产,2025年营收预增35%。
格芯
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投资160亿美元扩建纽约/佛蒙特工厂,主攻28nm及以下成熟制程,适配汽车、物联网芯片需求。美国本土产能占比提升至40%,关税政策下订单虹吸效应明显。
台积电
虽为中国台湾企业,但美国亚利桑那州Fab 21园区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新建3座2nm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2026年美国产能占比将达25%。关税倒逼下,苹果、英伟达等客户加速转单美国厂,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锁定高端订单。
▶ 2. 中国半导体自主替代(规避关税+技术脱钩)
设备与材料:
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龙头,覆盖刻蚀、薄膜、清洗等核心环节,2024年研发投入近60亿元,国产28nm设备已量产,5nm设备进入验证。美国关税倒逼国内晶圆厂加速国产替代,订单 visibility 至2026年。
屹唐半导体: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设备全球市占率第二,客户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增19%,国产替代+全球份额提升双驱动。
沪硅产业:12英寸硅片国产替代主力,市占率从15%提升至2024年的25%,半导体硅片自给率不足30%,关税后国产替代需求紧急度飙升。
芯片设计:
寒武纪-U:AI芯片龙头,思元系列适配国产服务器,2024年亏损收窄(政府补贴+订单增长),美国制裁倒逼国内AI算力国产化,2025年订单有望翻倍。
龙芯中科:自主CPU龙头,3A6000芯片性能达Intel i5水平,政务、军工替代率超30%,关税后“去X86依赖”需求刚性,2024年营收增28%。
制造与封测:
中芯国际:国内晶圆代工龙头,28nm产能满载,14nm良率提升至95%,美国关税下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加速转单,2024年净利润增60%。
长电科技:先进封装龙头,5nm Chiplet封装良率超99%,美国制裁下国内AI芯片封装需求激增,2024年先进封装营收占比提升至25%。
▶ 3. 下游“去进口依赖”行业(军工、汽车、AI)
军工电子:
复旦微电:FPGA芯片龙头,军工领域市占率超80%,抗辐射芯片适配航天、雷达,美国关税下“军工芯片100%国产”政策强化,2024年营收增42%。
航锦科技:GaN射频芯片国产替代,军工订单占比60%,5G基站、雷达应用突破,关税后进口替代需求紧急度提升。
汽车电子:
全志科技:车规级MCU龙头,适配新能源车BMS、域控制器,国内市占率从12%提升至2024年的18%,关税下“国产车规芯片替代”加速,2024年净利润增55%。
士兰微:车规级IGBT芯片突破,2024年量产上车,替代英飞凌、安森美,关税后国内车企转单意愿强烈。
AI与算力:
中科曙光:国产化服务器龙头,搭载海光CPU,政务、电信订单占比40%,美国关税下“算力国产化”政策加码,2024年服务器营收增30%。
浪潮信息:国内服务器市占率第一,虽受美国制裁影响,但国内AI算力需求(如百度文心、科大讯飞星火)拉动,2024年AI服务器营收增80%。
三、风险与策略
风险:关税落地节奏不确定(或延迟至2026年)、美国本土扩产不及预期(如德州仪器产能爬坡慢)、中国半导体技术突破遇阻(如EUV光刻机采购受限)。
策略:短期博弈“政策预期差”(如美国本土设备商、中国军工/车规芯片),中长期布局“技术卡位+订单可见性”标的(北方华创、中芯国际、复旦微电)。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需结合个人风险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