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田径赛事的跟随跑战术?赛事名次是否大于一切?你在比赛中通常会选择保守跟随跑还是大胆领跑突围? 在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的收官日,刚结束的女子10000米比赛中,梁田田在最后100米反超何巫呷冲刺,以32:46.72的赛季最佳成绩夺得冠军。 结果值得肯定,但过程颇具争议:比赛中次仁措姆、李美珍及何巫呷均多次交替领跑,而刚在5000米项目上夺得冠军的梁田田除第18圈短暂领跑半圈外,始终位于第一梯队第二第三的位置并坚持贯彻跟随跑战术,以至于过程中一度出现前方领跑者降速、梁田田宁可随之一同大幅降速至4分开外也不愿上前领跑的诡异局面。 你对此怎么看?竞技体育是否名次大于一切?而冒着牺牲大赛名次的做法去领跑或冲击PB又是否值得? ------------------------------------ 一般采取这种战术的选手,都是平跑能力比较强的(整体配速起伏把控精准,配速从来不受其他选手影响的。) 跟随跑可能只是为了尽可能完赛,前面建立时间优势,后期掉速不被关门。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如果自身的冲刺能力不强,选择这种方式很难拿到名次。因为对手起速冲刺的一瞬间,人是很难做出反应的。对应配速,1秒可能就拉出几米的身位了,再加上前面说的冲刺能力不强的选手,基本拿不到名次。(一些选手训练方式导致的,可以让他32分跑完10公里,但是这个选手一定要全程匀速,一到最后400米冲刺,配速突然拉高20-30秒,可能当场就跑崩了。。。)
如何评价田径赛事的跟随跑战术?赛事名次是否大于一切?你在比赛中通常会选择保守跟随
体育趣味解读
2025-08-06 17:31:25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