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害怕孩子喊无聊,孩子越难带。
畅畅谈育儿
2025-08-06 15:05:30
暑假已经过半,还有一个月,很多家长说:"孩子总喊无聊怎么办?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满足了,吃喝玩乐没少安排,一停下来就喊无聊。"
个人认为,无聊本就是平凡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喊无聊是正常的。但我们接受不了孩子喊无聊,孩子一喊无聊就想快速去消解孩子的无聊才是不正常的。
很常见的一种典型且有害的表现就是用各种消费型快乐的手段填满孩子的无聊。
给孩子买新玩具、买零食、看电视和手机,去各种商场游乐场、报名参加各种活动等。
但是给多了却发现孩子越来越难满足,玩具一两天就要换新,电视和手机停不下来,对外部刺激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不满足就哼哼唧唧,养育好像陷入了一种怎么都满足不了的无底洞。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当我们着急用各种消费型快乐去消除孩子的无聊时,无形中也在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
“无聊是不好的,是无法忍受的,要时刻保持快乐或者有事可做才是好的。”这反而会加剧孩子对无聊的焦虑和恐惧。
而给多了消费型快乐带来的多巴胺刺激让他们对快乐刺激的需求阈值越来越高,孩子越来越难获得满足。那不就得哼哼唧唧越来越难带嘛。
所以,不要害怕孩子无聊,更不要着急去帮孩子填满无聊。
事实上,当孩子喊无聊的时候,正是锻炼孩子自我调节能力的好时机。
“无聊、无事可做”确实是一种不适感,但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避开这个不适感,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与这种不适感相处并学会穿越这种不适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提升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人生那么长,平凡的生活本就不是一直多姿多彩的,所以本质上对抗无聊的能力是人生获得幸福很重要的一项能力。
如果我们总是在孩子无聊的时候着急给孩子“解闷”,不仅剥夺了孩子培养这个重要能力的机会,反而培养了他们对外部刺激的过度依赖和对无聊的不耐受。
面对孩子普遍性的无聊,我们可以怎么做?
篇幅有限,答案见上图redparents 慢育儿 高敏感孩子 我的学习进化论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