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的美国化工巨头被端了!中国再次对精准打击美国“要害”,就在8天前,这个成立223年的美国老牌企业杜邦被立案调查,他垄断着全球79%的芯片抛光垫,连F35战斗机材料都得靠它供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杜邦是一家历史超过200年的美国重要化工企业,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特别是在化学机械平坦化(CMP)技术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不过,需要澄清关于其市场主导地位的说法。 真实情况是,CMP垫片市场并非由杜邦一家独大,而是由杜邦、Entegris和湖北鼎龙等几家公司共同主导,三大供应商合计占据全球约80%的市场份额。 因此,所谓其“垄断全球79%芯片抛光垫”的说法需要谨慎看待。 另外,有传言将杜邦与美军F-35战斗机的核心材料供应紧密联系。 调查显示F-35的关键部件主要由霍尼韦尔、洛克希德·马丁、普惠公司和柯林斯航空等专业航空航天企业供应。 虽然杜邦确实为航空航天业提供某些材料,但将其描述为控制F-35核心材料的说法缺乏依据。 那么,中国为何对杜邦发起调查? 根据中国市场监管总局4月4日发布的公告,该机构已正式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立案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公告发布的时机与中国政府当天宣布的一系列反制特朗普政府关税的措施(包括提高关税税率至34%和实施稀土元素出口管制)恰好同步。 杜邦在中国拥有深厚的业务根基。 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杜邦已在华建立了39家独资和合资企业,雇佣了约6000名员工。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电子技术、建筑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当地经济有显著贡献。 杜邦2024年的财报数据也证实,中国市场对其全球收入至关重要,贡献了约五分之一的销售额。 这表明双方存在深度的相互依存关系。 中国的反垄断执法近年不断强化。 2024年,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多项与反垄断相关的法规和指南,并在多个行业开展了调查。 此次对杜邦的调查并非孤例,而是此大趋势的一部分。 需要明确的是,启动调查本身并不意味着杜邦已被认定违法,目前调查仍在初步阶段,最终结果尚未可知。 若最终判定违规,可能的后果包括罚款及要求调整商业行为等。 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杜邦有清晰认识。 在获悉被调查后,公司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报告,正在进行内部审查,并“非常重视这一事件”。 尽管其Tyvek特种材料在中国的年销售额约9000万美元,仅占2024年全球总净销售额不到1%,但中国市场的整体份额对杜邦意义重大。 市场对此事件存在不同解读。 虽然中国选择在宣布反制美国关税的同一日公布调查引发诸多联想,但若将其简单视为中方对美方的“精准打击”或“阳谋”,则可能过度简化了复杂的国际贸易现实和专业反垄断监管的逻辑。 事实上,各国都在通过法规维护自身市场秩序和利益,同时也需在全球化框架下寻求商业合作与发展空间。 有意思的是,在调查公布后,美国投行KeyBanc反而将杜邦股票评级从“板块权重”上调至“超配/买入”。 该行认为杜邦作为“高质量的公司”,拥有良好的盈利增长前景和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应能抵御潜在经济风险。 这表明资本市场对杜邦的基本面和长期前景仍保持相对乐观。 展望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成为大国战略焦点。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在关键领域努力建立更强的自主能力。 这对美国企业意味着需适应日益复杂的全球监管环境。 对中国企业则可能是追赶的机遇。 在当前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各国与企业都需平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技术主导地位的归属与应对需要基于事实的深入分析,而非情绪化判断。 面对此次调查风波,理性思考和建设性对话比简单定性更有助于寻找符合各方长远利益的解决方案。 主要信源:(搜狐)
扎根中国的美国化工巨头被端了!中国再次对精准打击美国“要害”,就在8天前,这个成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8-06 05:41: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