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搞不懂为什么几百万加沙人,宁可坐在沙漠里等着别人援助,也不拿起武器起来反抗。待宰的猪羊,也知道要拼命反抗,不反抗,就真死了 看到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排着长队等待联合国救援卡车分发面粉和饮用水,而几公里外就是以色列坦克和狙击手,很多人会忍不住问:为什么他们不反抗?为什么不像哈马斯那样拿起武器?为什么甘愿做“待宰的羔羊”?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答案却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袭,造成上千人死亡。以色列随即展开报复,加沙地带在短短几个月内变成废墟。 在这样的环境下,普通巴勒斯坦人面临的选择不是“反抗与否”,而是“如何活到明天”。 加沙没有战略纵深,没有外部武器支援,没有训练有素的军队,甚至连基本的电力、医疗和食物供应都被以色列严格控制。 一个拿着石块的平民面对全副武装的以军士兵,结局只有一个——被当场击毙。 乌克兰人能坚持抵抗俄罗斯,是因为他们有北约的武器、情报和资金支持。而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有什么?连最基本的生存物资都要靠国际援助。 2025年3月,以色列国防军(IDF)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一次清剿行动中,误杀了一户平民家庭,原因是“怀疑屋内藏有哈马斯成员”。 事后调查发现,这家人与武装组织毫无关系,但他们依然死了,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加沙的现实——任何“反抗”行为,哪怕只是扔一块石头,都可能招致整个家族被报复。 以色列的军事逻辑很简单: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在这样的高压下,大多数普通人只能选择沉默,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个“误伤”数字。 哈马斯确实在利用平民作为掩护。他们的火箭发射架藏在居民区,地道网络贯穿学校和医院。 这种做法让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不可避免地波及无辜,但也让加沙普通人对哈马斯的态度变得复杂——既依赖其“抵抗者”身份,又痛恨其招致毁灭性报复。 2025年5月,一份泄露的巴勒斯坦内部民调显示,加沙居民对哈马斯的支持率已从战前的53%暴跌至28%。许多人私下抱怨:“如果不是他们(哈马斯)挑衅,我们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但公开表达这种观点?那等于自杀。 联合国大会每年都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美国嘴上呼吁“人道主义停火”,但以色列的F-16战机依然源源不断地接收美国提供的精确制导炸弹。 阿拉伯国家除了发表声明,几乎没有实质性行动。埃及甚至封锁了拉法口岸,拒绝大规模接收巴勒斯坦难民。 这种国际环境的冷漠,让加沙人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没有人会真正救他们,他们只能靠自己熬下去。而“熬”的方式,就是尽量别惹事,尽量别成为以军枪口下的“统计数字”。 加沙人真的没有反抗吗?其实他们的反抗方式更加隐忍,也更加悲壮——在废墟中重建家园,在封锁中坚持生育,在饥饿中等待黎明。这是一种无声的抵抗,用生存本身对抗毁灭。 2025年7月,加沙北部的一位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们不会消失,不会逃亡,不会跪下。只要还有一个巴勒斯坦孩子在加沙出生,以色列就永远无法真正‘胜利’。” 目前,以色列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战后加沙计划”——要么完全军事占领,要么扶植一个亲以政权。 但无论哪种方案,巴勒斯坦人的命运都不会有根本改变。他们依然会被封锁,被监视,被剥夺基本权利。 而国际社会?大概还是会继续发声明、拨援助、开会议,然后眼睁睁看着加沙变成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露天监狱。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加沙人不反抗?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已经是一片废墟,换做其它国家,早就是反人类罪了,但这是以色列造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