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突然变招,8月12日后可能恢复对中国商品的24%关税,美财长对华摊牌! 2025年7月31日,白宫发言人冷不丁扔出一句话:“对华关税暂缓期不会延期,8月12日后可能恢复24%关税。”这话听着可不简单,咋回事呢? 这事儿得从今年5月说起,当时,中美在日内瓦谈了个90天的关税“休战协议”,把之前加征的关税份额先搁置起来,90天后再说。可眼瞅着8月12日大限将至,特朗普政府突然变卦,非要把这关税重新抡起来。 为啥突然变卦?说白了,政治需要呗。2018年特朗普刚当上总统那会,就抡起关税大棒到处砸场子。当时他说要解决贸易逆差,结果一顿操作下来,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但没减少,反而从2017年的5660亿美元涨到了2023年的1.06万亿美元。 更搞笑的是,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2018年的贸易战让美国直接损失了24.5万个工作岗位,每个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多掏2800美元的冤枉钱。可即便这样,特朗普还是把关税当成了政治筹码,毕竟对他来说,收割国内选民的支持比啥都重要。 再看看这次的操作,简直就是历史重演。2024年的美国大选刚过去不久,特朗普虽然连任了,但国内的经济问题一大堆。通胀居高不下,制造业回流更是雷声大雨点小,美联储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美国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2017年相比居然没啥变化。这时候,特朗普急需找个靶子转移矛盾,中国自然就成了最佳选择。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理论。按照他的算法,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除以进口额,再除以二,就是所谓的“公平关税”。比如2024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2954亿美元,从中国进口4389亿美元,逆差率67.3%,除以二就成了34%的关税。 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算法简直就是闹着玩,完全不考虑市场规律和供应链现实。就像美国有254种产品100%依赖中国进口,1006种产品80%以上从中国采购,恢复关税说白了就是在割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韭菜。 受伤害最大的必然是农民,2018年贸易战期间,美国大豆出口暴跌75%,农民们损失了270亿美元,最后只能靠政府的230亿美元补贴过日子。 可到了2025年,这出戏又要重演了。虽然中美达成了90天的休战协议,但美国农民的日子还是不好过,大豆、玉米和猪肉的出口成本依旧居高不下,而且,中国已经开始从南美和澳大利亚采购农产品,美国农民的市场份额被一点点蚕食。 特朗普心里清楚,农民是他的重要票仓,可他还是选择用关税来捞政治资本,这不是把农民当棋子是啥? 还有那些美国企业,更是被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折腾得够呛。2025年耶鲁大学的报告显示,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已经达到17.8%,是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美国企业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大幅增加,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扛不住。 比如美国的电动汽车行业,本来就面临着中国同行的竞争压力,特朗普还要对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加征25%的关税,这不是逼着美国车企涨价,让消费者买单吗? 更讽刺的是,美国商会的报告早就警告过,终止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将在五年内让美国损失1.6万亿美元,还会丢掉70多万个工作岗位。可特朗普根本不管这些,他要的就是在选民面前表现得“强硬”,至于企业和消费者的死活,那都是后话。 毕竟5月刚签了休战协议,7月就翻脸不认人,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说白了就是在给选民演戏——他知道,美国国内有一部分选民吃“对华强硬”这一套,所以时不时就得整点大新闻刷刷存在感。 其实,特朗普心里比谁都清楚,关税根本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但特朗普不在乎这些,他要的就是政治效果。在他眼里,关税就是个政治工具,既能转移国内矛盾,又能迎合部分选民的民粹情绪,简直是双赢。 但这种做法,只会让火越烧越旺。而中国呢,早就看透了这一切,从2018年的反制措施到现在的对等关税,咱们一直都是有理有据有节。毕竟,在这场关税博弈中,谁才是真正的赢家,时间会给出答案。
特朗普政府突然变招,8月12日后可能恢复对中国商品的24%关税,美财长对华摊牌!
依秋聊趣
2025-08-05 10:42: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