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绞刑时刻:身子在抽搐、挣扎,周围观刑者高喊多吊3分钟。[凝视] 2003年

青山绿水情难离 2025-08-04 12:41:34

萨达姆绞刑时刻:身子在抽搐、挣扎,周围观刑者高喊多吊3分钟。[凝视] 2003年12月13日夜晚,提克里特郊外的达瓦尔镇农场,美军第4步兵师士兵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地洞。当手电筒光束穿透黑暗时,洞中蜷缩着一个蓬头垢面的男人。 这个男人就是萨达姆·侯赛因,曾经统治伊拉克24年的铁腕总统。洞中只有一本《古兰经》和75万美元现金,与他昔日在巴格达宫殿中挥舞黄金手枪的威风形成鲜明对比。 DNA检测确认身份后,萨达姆被关押在代号“X光”的秘密监狱。美军看守采用了特殊的心理战术:深夜突然开启强光,用皮靴重击铁栅栏,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在黑暗中持续回荡。 这种精神折磨持续了6个月,2004年6月30日,美国将萨达姆移交给伊拉克临时政府,他的战俘身份正式终结,转为刑事犯罪嫌疑人。 伊拉克司法部门迅速整理出大量指控证据,1982年杜贾尔村事件的影像记录显示,装满尸体的卡车缓缓驶过枣椰树林,幸存者向镜头展示身上的伤痕。 更骇人的是1988年哈莱卜杰化学武器惨案,造成5000名库尔德平民死亡。联合国调查人员在当地土壤中检测出芥子气残留,这些物证成为定罪的关键。 审判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和危险,萨达姆的首位辩护律师在巴格达绿区遭枪杀,尸体旁留着“叛徒的下场”字条。此后再也没有律师敢为他做无罪辩护。 主审法官拉乌夫·阿卜杜勒—拉赫曼也收到了死亡威胁,匿名信封中装着一颗生锈的子弹。整个审判在恐惧的阴霾中艰难进行。 2006年12月30日凌晨,巴格达卡迪米亚区的秘密监狱内,临时搭建的绞刑架已经就位。十余名蒙面执行人员严阵以待,现场戒备森严。 行刑前的监控录像显示,萨达姆不断摩挲着《古兰经》的烫金封面。当看守拿着绞索进来时,他用英语问道:“我的死刑通知书有布什总统的签名吗?”这个细节暴露了他至死仍在意自己的“国际地位”。 当黑布头套落下时,萨达姆挺直了腰板,但接下来的场面完全失控,现场官员用侮辱性称呼呵斥他,还有人高喊“为杜贾尔偿命”。随即踏板轰然打开。 医疗记录显示,颈椎在坠落瞬间发生骨折,神经反射让身体继续抽搐了约3分钟。这场本应庄严的司法程序,却演变成了混乱的现场。 而且,竟有围观者情绪失控,将执法现场变成了宣泄仇恨的狂欢。这一幕暴露了伊拉克战后社会的深层撕裂。 萨达姆固然罪孽深重,杀害了数万无辜平民。但这场充满争议的行刑方式,是否真的能为受害者带来公正?还是仅仅满足了复仇的快感? 如今近20年过去,伊拉克依然在动荡中挣扎,不同派系轮流掌权,但民众的生活并未因独裁者的死亡而改善。萨达姆时代的监狱虽然关闭,新的拘留中心却又建立起来。 这场戏剧性的绞刑留给世人的思考是:当司法被仇恨情绪裹挟时,我们是否也在重蹈暴力循环的覆辙?一个暴君的末路,能否真正终结一个社会的创伤?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那个曾经用化学武器屠杀平民的独裁者,最终也成为了暴力的牺牲品。但这种“以暴制暴”的正义,真的能让一个饱受创伤的国家获得救赎吗? 你认为萨达姆的结局是历史的必然还是悲剧的重演?在面对暴政时,复仇和宽恕哪个更能带来真正的和平?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 新民周刊——萨达姆的悲哀;新华网——萨达姆已于北京时间30日上午11时被绞死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青山绿水情难离

青山绿水情难离

青山绿水情难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