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的IMO金牌去了美国
他们连机票都不用买,普林斯顿直接报销
2000年恽之玮、袁新意那届,六块金牌整整齐齐飞走。今年又走一批,清华北大门口贴着喜报,MIT门口贴着欢迎。
不是不想留,是留不下。国内数学博士点比春运车票还难抢,实验室启动经费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美国那边一出手就是百万美元,外加硅谷实习直通卡。
更扎心的是工资。美国STEM岗位年薪二十万美元起步,国内同岗位连零头都够不着。孩子学数学,爸妈心里先算一笔账:十年寒窗换个月薪两万,值吗?
美国把奥数题翻译成中文,华人教授周末包饺子开派对,连黄冈中学的校友会都开到斯坦福旁边。去了就像没出国,只是换了个更宽敞的实验室。
苏联当年14次IMO团体第一,解体后人才四散,排名一落千丈。历史已经演过一次,我们还在犹豫。
留住人,先留住实验室的灯。
缘为冰
美国20万年薪其实没多钱,扣完税合人民币不过7、8十万,国内月薪2万,体制内其它的各种福利,一年也得四五十万,所以,没啥骄傲的
z111111a 回复 08-04 21:03
你显然不懂起步是什么意思
仗义直言
原来以为喝娃哈哈是爱国,没想到塌坟以后发现是资敌!
用户70xxx80
培养个什么?都是为美国做了嫁衣!都是为美国制造了人才,那些没有获奖的留在了国内,为国家添砖加瓦!
落月
顶级数学大牛陶哲轩的研究经费刚被停了,美国那边禁止中国留学生去学理科,想去美国学数理化做梦呢
用户10xxx41
钱给戏子却大方无度不眨眼。
用户12xxx83
这种破文章也有人信…
用户15xxx35
国内学不到前沿技术,工资只有人家N分之一
水月茫茫
这些人才不知道,镀几年金回来直播带货挣的比外国多了去了,还可以出书《海归数学博士之在中国带货》
幻影年青
学得好,四处有大公司用。到美国,要过的难关,在国内也能得到高薪。二十年回头看
扯淡的哈哈怪
十年寒窗想月薪两万?[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