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命啊!”4月12日,湖北武汉,一老人去医院做检查,医生看了CT报告单后,说老人脖子上的项链忘了摘,可老人却表示这都是一颗颗的子弹。[凝视] 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里,一位白发老人正在做颈部CT检查,当影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时,值班医生愣住了——老人脖子里竟然有33个小亮点,像项链一样整齐排列。 这位老人叫吴以先,今年82岁,当医生告诉他检查结果时,老人淡然一笑:“这些老伙计跟了我60年了。”原来,这些亮点是当年战场上留下的钢珠弹片。 1965年12月,22岁的吴以先在越南战场担任铁道兵机枪手,那天下午,美军战机突然袭击,炮弹在阵地周围爆炸。瞬间,弹片击穿了他的右手,腹部也被炸伤。 尽管伤势严重,这个年轻战士仍然坚持战斗,他用左手给机枪装弹,鲜血染红了军装,但始终没有离开岗位。这场战斗持续了几分钟,最终迫使敌机撤离。 战后统计,吴以先全身共有47处弹片伤,在野战医院,医生为他做了长达7小时的手术,取出了大部分弹片,但颈部的33颗钢珠因为位置特殊,无法安全取出。 主刀医生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弹珠的位置很神奇,全部避开了重要血管和神经,最近的一颗距离颈动脉只有2毫米。” 60年来,这些钢珠一直留在老人体内,每到阴雨天,颈部就会隐隐作痛,但老人从不抱怨。他总说:“这点疼痛提醒我还活着,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幸运了。” 去年体检时,医生发现部分钢珠已经钙化,建议手术取出。但老人拒绝了:“它们已经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也是我最珍贵的勋章。” 在协和医院,得知老人身世的医护人员纷纷向他致敬,放射科主任感慨地说:“今天我们见证了真正的英雄,这33颗钢珠不是医学奇迹,而是勇气的象征。” 现在的吴以先住在干休所,邻居们经常看到他擦拭那枚褪色的三等功奖章。当年轻人问起战争往事时,老人总是轻抚脖子,淡淡地说:“我这点伤算什么,真正的英雄早就长眠在异国他乡了。” 这些深藏在血肉中的钢珠,记录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它们见证了中国军人在异国战场上的坚守与牺牲,也见证了一个普通士兵如何在生死关头选择了责任和担当。 医学专家表示,像吴以先这样体内长期留存弹片的老兵,全国还有不少。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活着的纪念碑”正在慢慢老去,他们的故事更显珍贵。 老人现在身体还算硬朗,每天坚持散步锻炼,他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多活几年,多讲讲那些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这33颗钢珠,就是最好的见证。 看到这个故事,你是否想起了家中长辈的战争记忆?在你的家乡,有没有这样默默无闻却令人敬佩的老兵?他们都有哪些难以忘怀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那些应该被铭记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平凡英雄的不平凡人生。 信源: “老师傅,您把项链摘了做CT……”他的回答让人泪目——环球网
“这就是命啊!”4月12日,湖北武汉,一老人去医院做检查,医生看了CT报告单后,
优优谈过去
2025-08-04 10:18:38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