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凝视] 英国双航

优优谈过去 2025-08-04 10:18:36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凝视] 英国双航母项目从雄心勃勃到困难重重,这个故事比任何军事小说都要戏剧化。2017年“伊丽莎白女王”号服役时,英国媒体兴奋地宣称“日不落帝国重返海洋”,可八年过去了,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两艘航母的总造价从最初预算的40亿英镑一路飙升到72亿英镑,换算成人民币接近630亿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国家的财政部长夜不能寐,更别说还有每年高达数十亿英镑的维护费用。 问题的根源在于英国在建造过程中的一系列“节约”措施,为了控制成本,英国将关键部件的生产外包给13个不同国家,连甲板用的特种钢材都从印度采购。这种做法虽然降低了初期成本,却埋下了维护噩梦的种子。 更要命的是技术选择上的妥协。原本计划安装弹射器的航母最终改为滑跃起飞,这意味着只能搭载垂直起降的F—35B战机。而F—35B不仅价格昂贵,性能也不如常规起降版本,英国最终只采购了48架,远低于原计划的138架。 维护问题成了两艘航母最大的痛点。2022年“威尔士亲王”号在首次跨大西洋航行中,33吨重的螺旋桨联轴器竟然掉进了海里,调查发现是安装时没有正确校准。这种低级错误暴露出英国造船工业技术能力的衰退。 更尴尬的是,为了维持一艘航母的正常运转,英国海军经常需要拆另一艘的零件。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让外界看到了英国海军捉襟见肘的窘境。 在实际部署中,两艘航母的表现也难以令人满意,2024年的红海护航任务中,“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护航驱逐舰中途故障,整个编队只能向盟友“借”军舰来维持基本的护航能力。 技术依赖是另一个致命问题。F—35B的升级维护完全依赖美国,导弹系统技术来自以色列,就连核潜艇的部分关键技术也掌握在盟友手中。这种依赖让英国的“独立威慑”成了一个美丽的泡影。 工业基础的衰退更加触目惊心,建造这两艘航母的罗塞斯船厂,如今连驱逐舰的燃气轮机都无法独立生产。技术工人的大量流失让问题雪上加霜,2024年两艘航母同时出现电力系统故障时,全球只有中国企业能够生产所需的特种电缆。 这种讽刺的对比在国际舞台上格外明显,当中国的福建舰准备搭载先进的歼—35舰载机时,英国航母却在为能否安全抵达下一个港口而担忧。 军事专家张召忠早在几年前就预测过这种情况,他认为没有完整工业体系支撑的航母项目注定会陷入困境。现在看来,这个预测相当准确。 英国航母项目的困境给全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军事装备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相匹配。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可持续性,最终只会让雄心勃勃的计划变成沉重的负担。 从更深层次看,这也反映了传统军事强国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技术的快速发展、成本的急剧上升、工业基础的变化,都在重新定义着海军力量的建设模式。 英国双航母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但到目前为止,这个故事更像是一个关于野心与现实冲突的寓言。它提醒我们,在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扎稳打比好大喜功更加重要。 你觉得英国应该继续咬牙坚持这个昂贵的双航母项目,还是应该及时止损,将资源投入到更实用的军事装备上?如果你是英国国防大臣,会如何解决这个烫手山芋?   信源: 张召忠一言成谶,掏空国库的600亿航母故障频发,来南海就回不去——凤凰网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