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扬言:8月10日以后,如果中国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就会受到二级制裁。 对

大芸看国际 2025-08-03 20:31:00

美国扬言:8月10日以后,如果中国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就会受到二级制裁。

对此,我们有不少同胞感到担心甚至害怕!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联合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制裁,范围覆盖金融、能源、技术等等。 所谓的“二级制裁”,通俗讲,就是美国不光惩罚它直接制裁的对象,还要惩罚跟被制裁对象做生意的第三方。 它想用这种“长臂管辖”,阻止其他国家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往来,达到孤立俄罗斯的目的。 这次针对中国从俄进口石油的威胁,就是这个套路。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的一些官员近期确实在不同场合发出了类似信息,路透社、彭博社这些外媒也有报道引述。 但请注意,这目前还是一种“威胁”和“施压”的信号,并未正式出台一个具体制裁名单或者方案。 美国自己也清楚,直接搞中国这样体量的贸易大国,它也得掂量掂量后果。另外,咱们外交部发言人对此回应得非常清晰,中国一贯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单边制裁和所谓“长臂管辖”。 我们同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合作应当受到尊重,中国有权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公司的合法权益。这个表态立场鲜明,掷地有声。 所谓“二级制裁”的实际杀伤力,可能被过度放大了,它自身也漏洞百出。回顾过去这些年美国使用“二级制裁”的历史,效果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美国想制裁伊朗石油出口。一开始也气势汹汹威胁要制裁所有买伊朗石油的国家。 结果呢?像印度、日本、韩国等重要买家确实一度压力很大,但后来还是通过变通方式在维持部分进口。 更重要的是,美国很难把所有“违禁”交易都堵死,尤其是当体量足够大、决心足够强的时候。 而且这种制裁逼急了,反而会“倒逼”出一个绕开美国体系的经济生态。比如欧洲在美国压力下,当初想和伊朗做生意,就搞了个INSTEX结算机制。 中俄之间以及中国与很多国家的贸易结算,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本币支付和扩大人民币使用,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虽然完全取代美元体系绝非朝夕之功,但这根“去美元化”的弦,早就绷紧了。美国再想用踢出美元体系吓唬人,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真把中国这样体量的经济体逼急了全面“脱钩美元”,它自己的金融霸权体系也得抖三抖,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恐怕第一个不同意。 “自力更生”不是空话,国家层面的战略预判和整体实力才是根本保障。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过各种外部压力,从经济技术封锁到贸易摩擦,风风雨雨都过来了。 每一次挑战,都让我们的经济韧性更强,产业链更完善。能源安全是重中之重,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是顶级的。 无论是大力发展国内油气勘探开采,还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又或是构建“陆海通道并举”的能源进口网络,甚至包括庞大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这些都是为了一个核心目标:把能源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对付“二级制裁”这种事,我们有预案吗? 肯定有。从宏观决策到微观操作,各个层级都经过反复推演。而且,咱们国家的金融管理部门,包括央行、外汇管理局以及主要商业银行,在应对国际金融领域风险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这综合国力才是应对一切外部风险的“定海神针”。 最后,看待美国这种威胁,还需要跳出一时一事,放到国际格局变迁的大背景下。当今世界早已不是美国一家独大、说一不二的时代了。

参考资料:美财长声称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石油,可能会面临更高关税,中方回应 2025-07-30 15:32·环球网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大芸看国际

大芸看国际

优质文章每天更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