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43年,康熙皇帝的幼子胤祕与其他皇族和乾隆皇帝一起聚餐,乾隆皇帝还没吃完

勇敢小妹 2025-08-02 12:36:18

公元1743年,康熙皇帝的幼子胤祕与其他皇族和乾隆皇帝一起聚餐,乾隆皇帝还没吃完肉,他就先把筷子给放下了。乾隆皇帝顿时大发雷霆对这位蔑视皇权、不尊礼制的小叔子厉声痛斥,随即进行了惩罚。 ​​乾清宫的宴席还在继续,鎏金的食盒里盛着鹿尾、熊掌,都是关外送来的珍品。胤祕放下象牙筷子时,指尖还沾着点酱汁,他瞧着乾隆碗里的红烧肉没动几口,想着自己吃得快,先放下歇歇,哪料到龙颜骤变。 乾隆手里的银匙“哐当”砸在描金瓷碗上,汤汁溅到明黄的龙袍前襟,像朵丑陋的油花。 “放肆!”他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梁上的宫灯都晃了晃。 满桌的皇族瞬间僵住,手里的筷子悬在半空,没人敢喘大气。穿黄马甲的太监“噗通”跪倒一片,额头贴着冰凉的地砖,连眼角都不敢抬。 胤祕懵了。 他那年刚满二十,是康熙最小的儿子,比乾隆还小五岁。自小在宫里被娇惯着,虽知道君臣有别,却没料到一顿饭的功夫就能触怒天威。他慌忙起身,袍角勾住椅子腿,差点绊倒。 “皇侄……臣……”他想解释,可舌头像打了结,半天说不出句完整话。 “臣?你还知道自己是臣?”乾隆冷笑一声,手里的象牙箸指着他,“朕的膳还没撤,你倒先停了筷子!是觉得朕的御膳不合口味,还是觉得你这皇叔的身份,比朕的九五之尊还金贵?” 这话像冰锥子,扎得胤祕脸色惨白。 他这才想起宫里的规矩——皇帝没放下筷子,谁都不能动。可平日里家宴没这么严苛,他又是长辈,难免松懈了些。哪承想,乾隆偏在这时候较起真来。 旁边的庄亲王允禄赶紧打圆场:“皇上息怒,允祕年幼不懂事,许是吃得急了些……” “年幼?”乾隆打断他,“二十岁还年幼?朕像他这么大时,已经在木兰围场射杀猛虎了!” 这话里的火气,明着是冲胤祕,暗地里却敲打着在座的所有皇族。自乾隆登基,总有人拿“皇叔”的身份说事儿,觉得他年轻镇不住场子。今日借这顿饭发作,无非是想告诉所有人:不管你是谁,在朕面前,就得守朕的规矩。 胤祕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淌,滴在天青色的袍料上,洇出小水点。他“咚”地跪下,膝盖撞在金砖上,发出闷响。 “臣知罪!臣有眼无珠,藐视礼制,请皇上降罪!” 乾隆没看他,慢悠悠地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细嚼慢咽。满殿的人都等着他发话,连窗外的风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半晌,他才放下筷子,用银签剔着牙:“念你是圣祖爷的幼子,朕不罚你重的。罚俸三年,闭门思过。好好把《大清会典》抄十遍,什么时候懂了‘君臣’二字,什么时候再出来见人。” “谢皇上恩典!”胤祕磕头谢恩,额头已经磕出了红印。 宴席就这么不欢而散。 胤祕被太监“扶”着出宫时,腿都是软的。路过御花园,见几只麻雀在地上啄食,他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的样子,大概跟这受惊的鸟儿也差不多。 闭门思过的日子里,胤祕真的抄起了《大清会典》。笔尖划过“君为臣纲”四个字时,墨汁总在纸上晕开。他想起小时候,康熙抱着他在膝头,用胡子扎他的脸,说“咱们是一家人,不用那么多规矩”。 可时代变了。 乾隆要的不是叔侄亲情,是绝对的服从。哪怕是吃饭先放筷子这种小事,也得拎出来敲打一番,才能让所有人记住:皇权之下,没有例外。 三年后,胤祕罚期满了,再入宫赴宴,全程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直到乾隆撂下筷子,他才敢小心翼翼地收起自己的餐具。 席间,乾隆笑着问他:“皇叔如今懂规矩了?” 胤祕躬身回话,声音平稳得像一潭死水:“臣不敢忘。” 没人知道,他袖管里的手,指甲深深掐进了肉里。 那顿被斥责的宴席,像根刺,扎进了胤祕心里。往后几十年,他再没在任何场合出过半点差错,成了皇族里出了名的“老好人”。 只是偶尔在深夜,他会对着康熙的牌位叹气。 叹这皇家的饭,看着满桌珍馐,吃进嘴里,却总带着股说不出的苦味。 信息来源:《清史稿·诸王传》《清高宗实录》

0 阅读:126

猜你喜欢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