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拒赴中国阅兵,王毅通话划红线:韩国想“骑墙”,没那么容易。 9月3日,中国将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这场承载着历史重量的盛会吸引了全球目光。 俄罗斯总统普京早早确认出席,不少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响应,但韩国总统李在明却以“行程冲突”为由婉拒,瞬间让中韩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更耐人寻味的是,7月28日王毅外长与韩国新任外长赵显通电话时,一句“中韩要做名副其实的战略合作伙伴”看似温和,实则暗藏敲打,韩国这步棋,走得太拧巴了。 李在明上台时喊着“修复中韩关系”的口号,可身子却被美韩同盟捆得死死的。韩国国内保守派与进步派的斗争从未停歇,保守派死死抱住美韩同盟不放,进步派则希望在中美之间找平衡。 李在明夹在中间,前脚刚松口说“台海问题与韩国无关”,后脚就被美国以25%关税威胁,逼得他不得不掏出3500亿美元“投名状”,其中2000亿砸向美国高科技产业,1500亿用于造船合作。 这种“经济换安全”的操作,说白了就是拿纳税人的钱给美国当“保护费”,韩国老百姓心里能乐意? 更讽刺的是,李在明的“务实外交”在国内也不讨好。保守派骂他“亲中”,进步派嫌他“太软”。 7月民调显示,李在明支持率虽有65%,但主要来自经济民生领域的认可,外交政策的争议性让他的支持基础并不稳固。 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让他在面对中国阅兵邀请时,只能用“行程冲突”这种蹩脚借口来搪塞,毕竟得罪美国的后果,比得罪中国更可怕。 但是中韩经济早已深度绑定,2024年韩国对华贸易额达2.33万亿元,半导体、汽车、化妆品等产业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可李在明一边享受着中国市场的红利,一边却在美国压力下搞“价值观外交”。 就拿半导体来说,三星西安工厂每月生产25万片晶圆,占其全球产量的40%,但美国要求韩国企业配合对华技术封锁,这让三星陷入两难。 这种“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操作,最终只会让韩国企业在中美博弈中两头不讨好。 更要命的是,韩国的政治摇摆正在透支国际信誉。APEC峰会期间,中方与日本会谈65分钟,却只给韩国3分钟,连韩语翻译都没准备,明摆着没把韩国当回事。 这种“区别对待”背后,是中方对韩国外交反复的不满。王毅外长强调“政策稳定性”,就是在提醒韩国:别今天一套明天一套,想合作就拿出诚意来。 可李在明既想从中国赚钱,又不敢得罪美国,这种“骑墙”策略,早晚会把韩国的国际地位骑没了。 朝鲜对韩国的亲美动作向来敏感。李在明拒绝阅兵这事儿,朝鲜大概率会在朝中社发篇评论,把韩国骂成“美国的傀儡”,顺带强调自己的“自主外交”立场。 这种舆论攻势,既能巩固朝鲜内部团结,又能在半岛局势中抢占道德制高点。 而东盟国家则看得明白:韩国在中美之间摇摆,今天能为美国得罪中国,明天也可能为中国得罪美国,这种不稳定的合作伙伴,谁愿意深交? 更尴尬的是,韩国的“印太战略”在李在明任内已名存实亡。 他试图回归文在寅时期的“新南方政策”和“新北方政策”,但这两个政策的核心是与中俄合作,而美韩同盟却要求韩国紧跟美国步伐。 这种战略矛盾,让韩国在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外交布局都成了笑话。就像越南网友调侃的:“韩国阅兵像过家家,连国旗都要借美国的”,这种国际形象的崩塌,比经济损失更可怕。 真正的外交艺术在东南亚上演着不同剧本。新加坡参加美军演却不耽误签约“一带一路”,越南左手接美军援右手扩销中越贸易。 日本作为美国铁杆盟友,近期也悄然放宽半导体材料对华出口。这些国家像顶尖棋手,在黑白格间走出第三条路。 反观李在明政府,在普京确定参加阅兵、东盟领导人纷纷启程之际1,仍困在“忠诚度测试”中反复自证,将外交舞台变成讨好秀场 韩国现在面临的,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要么继续当美国的“小弟”,在经济上被抽血、在外交上被当枪使,要么认清现实,把中韩关系拉回正轨。 信息来源:王毅同韩国外长赵显通电话_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对中国降格了!九三大阅兵马上就要开始了,中国给周边国家都发了邀请,韩国当然也在其
【43评论】【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