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目前到底谁说了算?通过本轮泰柬冲突,看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泰国目前还是佩通坦说了算,而代总理普坦只是她的一个传声筒而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本泰国政坛还在忙着应对佩通坦被停职的风波,军方也没有传出任何大动作,突然之间,边境地区就爆发了炮火交火,随后两国外交部门火速回应,声明“局势可控”“误会已解”。 但最引人注意的,并不是炮火本身,而是政府内部的反应节奏。 按常理来说,涉及边境军事摩擦,应由军方出面解读或防务部门主导处理,可这一次,第一时间站出来“维稳”的,竟是文化部发言人,紧接着是与中泰高铁项目密切相关的经济部长。 这就奇怪了,炮声才落,文化和经济系统就开始运转,似乎根本不等军方发话,也就是说:真正主导舆论和方向的,并不是穿军装的那群人,而是佩通坦曾亲自布局的一群“技术官员”和文官系统。 宪法法院的裁决表面上让佩通坦离开了聚光灯,但实际上,她的政治触角根本没有收缩,反而更加“隐蔽而有力”。 首先是人事布局。她在任期间迅速完成了一系列人事任命,从副总理、财政部长,到文化部长、交通部长,几乎全是她信得过的人。 尤其是文化部,别看名字不起眼,但文化部实际上承担了信息传播、社会舆论引导、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等重任,是“软权力”的中心。 而现任文化部长苏达帕·差那纳,是佩通坦一手提拔上来的学者型官员,长期从事国家战略和社会认同的研究。 据泰媒爆料,在她的办公室抽屉里,藏着一份尚未公开的“国家未来路线蓝图”,主导内容包括泰中铁路走廊、东部经济特区扩展、全民数字化教育推进等战略方向。 谁说文化部长没权?她手里那份蓝图,可比任何军头的调令还硬。 再看另一个细节,中泰高铁项目。 7月中旬,在佩通坦“停职”状态下,泰国依然批准了一项高铁建设追加预算,并强调“将严格按照中泰合作计划执行”。 主持会议的,正是交通部长与经济部长,而两人背后,正是佩通坦的“老朋友”们。 这条高铁,是佩通坦早年就极力推动的核心项目,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她构建“21世纪泰国国家身份”的宏大战略。 你说她真的“下台”了吗?一个“下台”的人,怎么还能推动亿级预算的项目通过、还能影响内阁的每一项行动? 这就说明一点:她只是从前台转到了后台,从演讲台走到了策划室,但掌控力并没有降低,反而更隐蔽、更集中。 代总理普坦这段时间出镜频率高了不少,但每次讲话内容,几乎都是“稳定发展”“继续既定方针”“推动区域合作”这类空泛表述,真正的决策性内容极少。 更明显的是,每当出现突发事件,比如边境小规模冲突、民众游行、舆论异动时,普坦的“表态”总是姗姗来迟,反而是文化部和经济部更早发声,舆论引导更迅速。 甚至有泰国网友讽刺:“普坦是总理,还是新闻播报员?” 这种状态,不是他能力问题,而是他的位置就不是用来主导政局的。 他的任务是“维持表面秩序”,而真正做决定的,是早就布好棋盘的幕后团队,也就是佩通坦主导的“影子内阁”。 从这轮泰柬边境摩擦来看,泰国表面上的“权力更替”,其实只是表象。 真实局势是:宪法法院的裁决只是一次权力制衡动作;军方在这次事件中选择沉默,是一种“默认”;而政务系统的实质运作,并没有脱离佩通坦的框架。 边境的炮火虽已熄灭,但这次“谁说了算”的试题,却让所有人看清了答案:“文化部长的抽屉”里,藏着的才是泰国的未来,而不是宪法法院的一纸公文。 所以说,泰国目前到底谁说了算? 表面上是普坦坐在总理的位置上,背后真正握着操盘图纸的人,却仍是那位年仅37岁、从未真正离场的“西那瓦公主”佩通坦。
泰国目前到底谁说了算?通过本轮泰柬冲突,看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泰国目前还是佩通坦
隔壁悦姐的车
2025-08-02 06:14:11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