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达成协议!特朗普笑着喊话中国,再也不说“中国不好对付”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

隔壁悦姐的车 2025-08-02 00:55:41

美韩达成协议!特朗普笑着喊话中国,再也不说“中国不好对付”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从上任那天开始,特朗普就把“美国优先”四个字挂在嘴边,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关税。不管你是盟友还是对手,只要让美国吃亏了,统统加税伺候。 为了避免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安倍政府主动提出让步,答应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还表示愿意讨论更广泛的自贸协定。 接着是欧盟。原本嘴硬的欧盟,最后还是顶不住压力,默默妥协,同意进口更多美国产品,并承诺减少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壁垒。 而这次,轮到了韩国。虽然此前韩方一度强硬,但最终在美方步步紧逼下签下了新版协议。 最核心的让步是:韩国同意限制汽车出口数量,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给美国农产品和服务业。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啪啪响,一套“先打再谈”的套路屡试不爽。看着日韩、欧盟都签下“屈辱协议”,特朗普越来越觉得自己赢麻了,甚至公开放话:“你看,大家都在排队跟我们签协议,中国你还在犟什么?” 但话说回来,中国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吓倒”的。 虽然美方对中方已经挥出了数轮关税大棒,试图通过经济打压迫使中国让步,但中国的态度始终如,该谈可以谈,但绝不接受胁迫。 咱们中国不是没有底牌,比如稀土这个战略资源,全世界有80%的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 稀土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高科技产品,美国如果失去了中国稀土的供应,那些高端制造业就会陷入尴尬局面。 其次,中国还是美国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尤其是在消费品和工业中间品领域。如果中国减少或替代对美依赖,美国的出口企业也会很难受。 举个例子,美国的大豆农民已经因为中国减少采购而叫苦连天,特朗普还不得不出面宣布“补贴”来安抚选民。 而且,中国的市场潜力也是全球公认的“香饽饽”。很多美国企业其实是不愿意看到中美关系紧张的,他们希望继续在中国挣钱。 像苹果、特斯拉、波音这些企业,哪个不是靠中国市场活得滋润? 虽然表面上特朗普嘴上不饶人,但他其实比谁都清楚,中国不是日韩,更不是欧盟。韩国、日本长期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也严重依赖出口,所以才容易“摆平”。 但中国不一样,有完整的产业链,有巨大的内需市场,还有强烈的战略自主性。 特朗普其实也不是没试过用“分化策略”。他曾频繁挑拨中日韩关系,试图让韩国、日本对中国产生警惕,从而孤立中国。 但现实情况却是,中日韩之间虽然有矛盾,但也有大量合作需求,尤其在经济和产业链方面彼此深度依赖。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甚至在G20等多边场合多次抛出“中国很难对付”这句话,但这次居然改口了。 在宣布美韩达成协议的记者会上,他笑着说:“我们已经很顺利地跟韩国达成协议,接下来,也许我们能很容易解决中国的问题。” 很明显,他试图营造一种“中国也该低头”的假象,可实际上,中国并没有露出松动的迹象。 相反,中方不断强调“对话要有原则、谈判不能怕摩擦”,就是要表明:你美国想用打压逼迫中国妥协,没门! 现在问题来了,日韩欧盟的让步,确实让特朗普打了个“漂亮仗”,但这一套能不能用在中国身上? 从目前的态势看,美国国内的“急躁”已经在上升。 比如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业州的选民已经表达了强烈不满,而这些人正是特朗普2020年竞选时的票仓。还有很多美国制造业企业也发出了“请别打贸易战”的呼声。 特朗普之所以频繁对外放话、对内喊话,甚至“装出一副轻松样”,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焦虑。 反倒是中国这边,表面看上去在挨打,但其实在悄悄调整。 一方面在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比如加大与东南亚、非洲的合作;另一方面在鼓励科技自主创新,减少对美依赖。 就像有网友说的那样:“日韩可以低头,因为他们靠着美国过日子;中国是自己顶天立地走过来的,怎么可能轻易低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