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车这种东西的宣传上来看,国内的品牌大部分都还在用非常传统的逻辑在玩,这里面

善朴看科技 2025-08-01 11:31:15

其实从车这种东西的宣传上来看,国内的品牌大部分都还在用非常传统的逻辑在玩,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比如:

能下最大决定的那个领导本身就很“老古董”;

负责营销的人是从不健康公司里出来的,学了一手传统的猥琐方式;

公司上上下下的员工新老比例,传统品牌经验含量太高;

甚至包括这个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有理解消费者和互联网的诉求;

公司营销负责的人权利过大,垄断了宣传口的利益。

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品牌出现慌不择路,或是胡乱试错的现象,很明显他们并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并且过于片面的理解了友商的长处,甚至放大了友商的缺点,这就导致产品的好坏或是卖点,与宣传的内容无关或反营销的情况经常出现。

比如,在这个年代,你还在用大来当主要卖点,其实就是很传统的思维,没几个人在乎你后备箱能不能多放一个箱子,但人们更在乎你电车为什么没有前备箱。

前机盖不会夹手这东西可以是功能,但不能是卖点,为什么呢?你回想一下油车时代是怎么关前机盖的?大部分车要往下用惯性“重放”一下,如果有人手在那,早断了。换了电车自动下来,你就不会用了?买车的根本不在乎这个,但他们会在乎品牌口碑和外观。

如果你造了一辆车,外壳只有男人会喜欢,你就得用能吸引男人的卖点来宣传,结果你用时尚来吸引买便宜车的男人。。。。。。。这就明显不对路了。

你做舒适倾向的车,就没必要去学小米跑赛道或是玩漂移,难不成你觉得天天在后面坐着的人,会觉得漂移起来舒服才是真的舒服?

什么样的车就用什么样的方式,没必要混搭,这只会适得其反。如果一个品牌连自己的卖点都搞不清出,这个车根本就不能买。

现在市面上的各种媒介提报方案的水准严重不足,还在用老套的东西来哄骗品牌,赚那点差价。还在用这些老套方案的品牌,要么是实在找不到好方案了,要么就是活儿都给自己人赚了。

0 阅读:0
善朴看科技

善朴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