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的任弼时,现在都没人知道,他到底有多么厉害但由于任弼时因为去世的太早,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他。其实他可以说是堪称上可定国安邦,下能鏖战沙场的全才。国士无双的任弼时,现在都没人知道,他到底有多么厉害 你知道吗?这位被叶剑英称作“党的骆驼”的领导人,16岁就敢在长沙街头散发反日传单,22岁已经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当年红军长征,他带着红二方面军在雪山草地里走了700多天,硬生生把一支8000人的队伍带出了1.1万的生力军。 任弼时这股拼劲,打小就带着。湖南汨罗的老家至今还留着他少年时的书桌,抽屉里藏过他偷偷读的进步书刊,纸页边缘都被翻得起了毛边。1920年,17岁的他揣着几块银元,瞒着家人挤上赴俄的火车,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晃了三个月,到莫斯科东方大学报到时,棉鞋冻成了冰疙瘩,脚腕上全是冻疮,他却笑着对同学说:“这点冷算什么,咱要学的是能救中国的本事。” 在苏联的三年,他啃着黑面包学俄语,笔记记了满满六本,连老师都夸他“像头不知疲倦的牛”。回国后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他扮过商人,穿过长衫,把机密文件缝在棉裤夹层里。有次被巡捕盯上,他抱着一摞报纸往弄堂里钻,身后枪声擦着耳朵飞过,他硬是凭着对地形的熟稔甩开追兵,到家才发现,藏在报纸里的会议通知早被冷汗浸透。 长征路上的事更让人揪心。红二方面军刚过草地时,粮食断了三天,警卫员把最后半块青稞饼递给他,他掰成八份,分给身边的伤员。自己嚼着草根,一边走一边给战士们讲革命道理,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有个小战士饿得直哭,他把绑腿解下来,从里面摸出块用油纸包着的盐巴——那是他攒了半个月,准备给伤员消毒用的,硬是让小战士就着雪咽了下去。 他不光能带兵,搞建设也是一把好手。1947年中央机关转战陕北,任弼时分管土改工作,走到哪里都带着个小本子,记着老乡家有几亩地、几头牲口。有回在米脂县,他发现有干部为了“凑数”,把富农的农具也分了,当即召集会议,拍着桌子说:“土改是让穷人过好日子,不是瞎折腾!”连夜让人把农具送回去,还蹲在老乡炕头上赔了半宿不是。 可谁能想到,这位能扛事的硬汉子,身体早就垮了。从苏联回国时得过肺结核,长征路上又落下病根,经常咳得直不起腰。1949年筹备政协会议,他白天主持文件起草,晚上在灯下改稿子,护士三次来催他休息,他都摆摆手说:“等把国旗的图案定了再说。”直到凌晨四点,他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支用了十年的钢笔。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去世那天,北京飘着细雨。老百姓听说了消息,自发地往灵堂跑,有个当年被他从草地里背出来的老兵,跪在灵前哭着喊:“任书记,您答应过要看新中国的火车通到咱家乡啊!” 现在提起开国元勋,人们总先想到毛泽东、周恩来,很少有人说起任弼时。可你看他做的那些事:带队伍不丢一人,搞土改不忘实情,办事情不求虚名,这不正是咱中国人最看重的“实”字吗?他从来没喊过什么豪言壮语,就像一头骆驼,默默把重担扛在肩上,直到最后一口气。 有人说,他要是能多活几年,肯定能做更多事。可反过来想,正是因为有太多像他这样的人,在该拼命的时候没含糊,才让新中国能稳稳当当站起来。这种“不图名、不图利,就图对得起良心”的劲儿,不就是最该被记住的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毛主席去世后,一直不给李讷安排工作,要求其写认错材料,导致李讷生活困难,她一直坚
【10评论】【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