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近期的技术突破势头极为迅猛!2025年3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把“组播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专利证书正式交到华为手里,公告号CN114760012B,这一纸公文背后,是华为四年零两个月的漫长等待——专利早在2021年1月就悄悄递交,直到如今才露出锋芒。别小看这套技术,它让网络像聪明的蜂巢:当视频、会议、游戏的数据洪流同时涌来,传统网络需要给每一只“蜜蜂”单独指路,而华为的组播技术直接让一群蜜蜂共享同一条高速通道,再把丢包、卡顿的反馈瞬间回传,既省带宽又稳信号。这意味着以后万人云演唱会、全城4K直播、甚至未来车路协同的实时画面,都能像本地视频一样丝滑。 同一天,上海世博中心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华为把“昇腾384超节点”第一次摆到聚光灯下,直接拿下“镇馆之宝”称号。这台被工程师昵称为“算力核弹”的Atlas 900 A3 SuperPoD,用384颗昇腾NPU和192颗鲲鹏CPU拼成一张“超级大脑”,通过华为自研的MatrixLink高速总线,把384块芯片拧成一股绳,像一台电脑一样协同。实测数据显示,跑千亿参数的LLaMA3模型,训练速度是传统集群的2.5倍;跑通信更饥渴的DeepSeek、Qwen这类MoE大模型,直接飙到3倍。更夸张的是,芯片之间单跳时延被压到200纳秒,比传统以太网快出整整10倍,连英伟达NVL72也被甩在身后——华为的300P算力峰值已是NVL72的1.7倍。 背后的硬仗更热血。过去两年,半导体先进制程被锁死,华为没法像对手那样靠更细的纳米工艺堆性能,干脆换道超车:把冯诺依曼架构掀翻,让计算单元直接点对点互访;内存不再分家,全局TB级统一编址;通信协议重写,系统开销砍到脚踝。这套组合拳的结果是——在工艺落后半代的情况下,用系统工程把性能拉回并反超。昇腾生态也一路狂奔,现在已有80多个大模型在昇腾上完成适配,讯飞星火、鹏城、LLaMA都在名单里,联合2700多家伙伴孵化了6000多个行业方案。连光大证券都忍不住放话:国产AI算力已从“能用”进化到“好用”。 从1987年深圳的一间简易房,到今天注册资本408亿、投资50家公司、参与5000次招投标、手握5000条专利和商标,华为把每一次技术封锁都变成了跳板。接下来,组播技术会不会让5.5G网络提前商用?昇腾384超节点能否撑起中国自己的大模型底座?屏幕前的你,怎么看华为的下一步?欢迎留言聊聊。 新华社2025-07-29《昇腾384超节点获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镇馆之宝”》 央视新闻2025-07-28《华为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人民网2025-03-05《华为获组播反馈专利 通信效率或将大幅提升》
华为产品里面用的料全是硬货!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