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自信地说过:如果我都用上枪了,那红军就完蛋了! 1928年4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林彪考虑到毛泽东身上没有枪,便想把部下缴获的一把白银做的袖珍手枪送给毛泽东。 但毛泽东却爽朗地拒绝了,他表示,当自己要用上枪的时候,红军就完蛋了。 然而,这次央视热播据《浴血荣光》里面,导演竟然让毛泽东背上了一支特长的步枪,这个设想的伟人形象,又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这样的伟人形象,在以往影视剧中是从没有过的。 比如《井冈山》、《秋收起义》里面,都没有主席背枪的情节。 所以,《浴血荣光》中这一设计,也可称为标新立异。 但是个人觉得,这样的标新立异真的没有必要。 如果都这样去标新异,再过若干年后,是不是还会出现主席手握重机枪疯狂扫谢的镜头呢,如果这样改下去,伟人故事将会改写成什么样? 毛泽东可以说是秀才带兵的经典范例,连诸葛亮初出茅庐时,都遭到关羽、张飞的不满和不服。 可是毛委员初次带兵,连陆德铭这样的黄埔高才生都是言听计从,佩服的五体投地,竟成了一文一武的绝妙搭当,革命知音。 只可惜陆德铭牺牲的太早了,不然后来的红军总司令非他莫属。 陆德铭牺牲后,毛泽东又遇上了他的革命搭当——朱德,朱德对毛泽东这位书生也是慕名已久,崇拜不已,井冈山一会师,二人便成为终身的革命搭当。 熟悉革命战争史的人都知道,毛泽东仅有的一次用枪是在江西瑞金的大柏地。 那是因为1929年2月10日至11日,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主力在大柏地成功伏击国民党赣军第15旅刘士毅部。 也许是大捷在望,也许是主席对井冈山失利的仇恨,战斗中,毛泽东提枪亲率警卫排冲向敌阵,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一战被陈毅称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所以,在井冈山时间,毛泽东是没有扛过枪的,就连长征途中那么危险,随时都有陷入被国军追歼包围的绝境,毛泽东都没有配过枪。 这可以说是伟人的自信,也可以说是伟人的霸气。 所以,对于《浴血荣光》中,伟人背枪的形象真是一个败笔,导演是以庸人之心,却猜测观众心中该有的最理想的伟人风范,所以再有主席背枪这一假设。 不仅没有起到创新重用,反而破坏了伟人的自信和霸气。 读者朋友们,你们对《浴血荣光》中,主席背枪这一形象设计有什么看法?
很多伪史论者高喊:用西方标准去衡量西方历史!按照伪史论者的说法,西方衡量中国历
【1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