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为什么老是拿冻结资产说事?互相冻结资产会有什么影响?又是因为什么? 2022年俄乌冲突一开始,美国带头,欧盟、英国这些国家就把俄罗斯央行的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给冻了,这些钱里有债券、现金,大多存在欧洲的银行里,每年光利息就有50亿美元。 西方没敢直接把本金吞了,怕坏了名声,就盯上了利息,2024年10月,欧洲议会干脆通过提案,把这些利息挪出来给乌克兰当贷款,说是帮重建,其实就是变着法用俄罗斯的钱打俄罗斯。 这事儿换谁都得急,俄罗斯自然不能忍,没过两天,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就说了,要反制不友好国家在俄的公司、机构资产,也得冻着,而且这些资产产生的收益,全拿来给俄罗斯自己搞发展。 说实话俄罗斯这步棋走得不算突然,更像是早有准备,他们专门成立了小组,把西方在俄的资产摸得门儿清,从德国车企在圣彼得堡的工厂,到西伯利亚的合资油田,该接管的接管,该控制账户的控制账户。 而且这些操作都用法律程序包了层“外衣”,看起来合规,让人挑不出明显毛病,冻来的收益也没闲着,直接投到了西伯利亚铁路扩建、远东农业补贴这些实在事儿上,还发了特别债券放大资金效果,带动了莫斯科股市的交易,短期看确实给国内经济添了把火。 在我看来这事最有意思的是西方的反应,他们现在有点骑虎难下:要是跟着俄罗斯的路子,也直接没收俄资产,那全球投资者估计得吓坏了,连美元、欧元的信用都敢随便霍霍,以后谁还敢把钱放西方? 可要是不回应,又显得自己怂了,面子上挂不住,欧盟内部现在吵得厉害,德国就怕把事儿闹大,自己在俄的投资彻底打水漂,根本没法跟俄罗斯硬刚。 这背后其实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大问题:以前大家觉得资产冻结是西方拿捏别人的武器,现在看来就是把双刃剑。 俄罗斯这么一搞,不少国家都开始犯嘀咕,万一哪天跟西方闹别扭,自己的海外资产会不会也被冻? 所以2025年初,有些新兴市场已经在悄悄减少美元储备,琢磨着换点别的货币用,这都是怕了这种“说冻就冻”的玩法。 说到底,经济领域的互相制裁,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西方当初冻俄罗斯资产时,可能觉得自己握着金融话语权,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却没料到会逼得俄罗斯拿出对等手段。 现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连中国、印度这些中立国家都在呼吁用外交途径解决,就是怕这事儿越闹越大,把好不容易稳定点的国际经济秩序给搅乱了。
俄罗斯7月29日宣布,即日起至8月底全面禁止汽油出口
【25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