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中生含冤入狱15年,母亲坚持不懈的上诉,最终法院改判无罪!记者采访当

粉色大猫聊热点 2025-07-31 20:17:46

2005年高中生含冤入狱15年,母亲坚持不懈的上诉,最终法院改判无罪!记者采访当年报案人员,办案人员嬉皮笑脸、一句不好意思了事。 2005年1月10日,山东临沂临沭县第二中学,16岁的高一女生顾芸在上学途中失踪。清晨6点多,校园走廊还弥漫着薄雾,同学们裹着厚棉袄匆匆赶往教室。 没人注意到,黑暗中一场悲剧正在酝酿。 直到2月11日,学校保洁员在男生卫生间发现顾芸的遗体——她身穿蓝色校服,面部淤青,下身血迹斑斑,空气中弥漫着腐臭和消毒水的刺鼻气味。 消息传开,学校陷入恐慌,家长们围在校门口哭喊,警方迅速介入调查。 很快,16岁的张志超被锁定为嫌疑人。审讯室里,灯光昏暗,他被逼着承认“用铅笔刀胁迫女生”,可他眼神恐惧,双手颤抖,事后反复喊冤:“我没做过,是他们逼我的!” 然而,2006年,临沂中院仍判他无期徒刑。那一刻,张志超的世界崩塌了,监狱的高墙将他与青春隔绝,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黑暗。 判决后,家里人因社会压力接连离世,父亲和爷爷相继去世,家庭破碎,只剩马玉萍一人咬牙撑着。 她身材瘦小,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深色外套,脚上是一双破旧布鞋,面容憔悴得仿佛老了十岁。 2011年,监狱探视时,张志超隔着玻璃哽咽着说:“妈,我是冤的,你救救我!”那一刻,马玉萍心如刀割,回家后她翻箱倒柜,卖掉了家里仅剩的房子,拿着微薄的钱开始上诉。 她一次次跑去临沂中院,风吹雨打,脚步蹒跚,2012年上诉被驳回时,她瘫坐在法院外的台阶上,雨水混着泪水滑过脸颊。可她抹干眼泪,咬着牙说:“我儿子是冤的,我就是拼了命也要讨个公道!” 上诉的路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黑巷,驳回一次又一次,马玉萍的生活越来越窘迫,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可她从没放弃,逢人就讲儿子的冤情,找律师、写材料,甚至跪在法院门口求人听她一言。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终于指令重审,律师王殿学接手案件,指出证据漏洞——尸斑缺失、泥沙痕迹不符、张志超有不在场证明。 这些铁证让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微博上,#张志超冤案#话题热度飙升,网友们愤怒又感动:“一个母亲的坚持,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然而,最让人寒心的,是记者采访当年办案人员时的回应。2020年,新京报记者找到临沂某涉案民警,对方却嬉皮笑脸,嘴角上扬,眼神游离,轻佻地挥挥手说:“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不好意思了事。” 这一句话,刺痛了无数人的心。15年的青春,15年的苦痛,就换来一句“不好意思”?网友炸了锅:“这就是执法者的态度?太让人心寒了!” 回到开头的场景,山东省高院法庭内,法官宣判“无罪”时,张志超愣住了,35岁的他头发已斑白,面色苍白得像一张纸。 走出法庭,他和母亲相拥而泣,动作僵硬却满含深情。那一刻,15年的冤屈仿佛被这一抱冲散。 10月,他获得国家赔偿332万元,可这钱能买回失去的青春吗?能弥补母亲的孤苦吗?张志超低声说:“我觉得像做梦,不真实。”而马玉萍只是笑着抹泪:“只要你回来,妈就知足了。” 这一幕幕,通过央视视频传遍全国,B站上网友留言:“母爱太伟大了,15年啊,换我早就撑不住了。” 知乎上,有人分析:“这案子暴露了2005年基层执法的漏洞,刑讯逼供害了多少人?幸好司法在进步。” 张志超的15年,是青春被偷走的15年;马玉萍的15年,是用血泪铺就的抗争路。 卫生间那把旧锁,锁住的不仅是真相,还有一个少年的未来;332万元赔偿金,象征的不仅是迟来的正义,更是司法改革的脚步。可那些嬉笑推脱的办案人员,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良心? 主要信源:(中国法院网——“张志超案”再审宣判无罪 其曾因强奸罪被判无期徒刑)

0 阅读:0
粉色大猫聊热点

粉色大猫聊热点

粉色大猫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