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要真的想发展,必须让青训苗子有盼头,让一批批成长起来的优秀孩子有容身之地。 目前,中国女足的基本版图是国家队、俱乐部、青训营(含校园足球),但与欧美、乃至日韩澳不同的是,中国女足的三大板块是割裂的,没有形成互相之间的助力。 我们的中国足协当然比我们更懂足球,一届届足协班子喊得最多的就是“做大做强青训”,包括宋凯也一样,他多次强调青训的重要性。 可问题是,通过青训培养出来那么多的精英,甚至高达95%以上连俱乐部的门都进不去。 有一个事实很残酷,在国际足联下辖的211个会员中,从以职业化目标角度看,中国女足的青训转化率是最低的,比任何一个女足职业化的国家(亚洲有中国、日本、澳大利亚)都要低。 举个例子,上海市U18女足连续获得了三届全运会金牌,实力相当强劲,那么从2017年到今年的三届近100个精英又去哪里了呢? 哪里都没去,绝大部分去读书找工作了,甚至出去留洋踢球的也一个都没有,上海市一家女超、一家女甲根本接纳不了每年不断冒尖出来的孩子们。 同样的情形在江苏省更严重,江苏省下辖13个市,有多达七、八个市的女足青训都是全国名列前茅的,但就一家职业俱乐部,每年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女足球员怎么消化? 2022年,中国足协喊出了“到2025年,女超队伍扩容至16个”,结果他们啥也没干,口号还是停留在工作报告中。 换一句话说,增加4支女超队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球员每年可以多8场高水平的比赛,我们可以增加120名以上高质量球员走上职业之路。 当然,各级国家队的人员选拔要透明化,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一是确保国家队的真正实力,二是让女足球员有更高的事业诉求。 可遗憾的是,最近八九年来,单单是成年国家队的组成就让外界怨声载道,从埃约尔松的江苏帮,到贾秀全的人情化,到水庆霞的大妈队,到米利西奇的纸上点兵,大批量的优质球员根本挤不进他们的圈子。 2015年世界杯第五名,2016年奥运会第五名,这是中国女足的中兴时期,可惜太短暂,接下来成绩的一落千丈,难不成你真以为主要原因是球员的问题吗? 不,是人祸,是中国足协至少将一半以上不合格的球员一次次塞进了国家队,而帮凶,则是几任中国女足主帅。
中国女足要真的想发展,必须让青训苗子有盼头,让一批批成长起来的优秀孩子有容身之地
运动萌趣星
2025-07-31 19:42:00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