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特朗普对乌克兰政策做出重大转向:他不仅重启了对乌“爱国者”防空系统的供应,还一举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射程高达300公里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 这些导弹的部署地点——乌克兰东部边境——构成了极具威胁的战略支点。从其射程来看,库尔斯克、布良斯克等俄罗斯边境地带尽在打击范围之内,其锋芒甚至已悄然指向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的核心军事要冲。这一决策无疑为俄乌战局打开了充满危险变量的新战场。 这一政策逆转堪称戏剧性。就在不久前,特朗普还曾按下过暂停键,中断了“爱国者”系统的交付,引发基辅方面的强烈不满。如今,他不仅恢复了关键军援,更将目光转向北约盟友:推动成员国联合出资采购美国先进武器,通过集体军援方式加速向乌克兰输血。显然,美国正在更深层次地通过代理人战场,谋求对俄罗斯的消耗。 在这套战略棋局的背面,是美国国内军工巨头难以抑制的渴望与利益驱动。冰冷的数字揭示其中本质:五角大楼数据清晰显示,乌克兰战场上每1美元的美国军援中,就足足有90美分最终流回了本土军火巨头的金库。 特朗普的决策如同一柄双刃剑——一面是北约支持的强化框架下,乌克兰获得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骤然升级,战场天平随之晃动;另一面,则是美国军工集团在战火之外上演的“稳赚不赔”的资本盛宴。 历史再次证明,国际博弈的棋局中,真正不败的赢家,常常是那些远离硝烟却掌控军火扳机的手。
特朗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援。但中国不会坐视俄罗斯被美欧击败。所
【8评论】【15点赞】